■ 通讯员 周祖华
【农村金融时报】
龙泉市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市)、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县(市)之一,素有“浙南林海”之称。全市土地总面积456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98.5万亩、毛竹林面积55万亩、森林覆盖率84.2%。山多地少,林业资源成为了龙泉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农村居民的主要经济基础。
近年来,浙江农信辖内龙泉农商银行致力于林权贷款创新与实践,为保护绿色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自2007年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后,龙泉农商银行相继推出了林农小额循环、林权联保、担保合作社担保、公益林信托、林权地役权贷款等多种贷款方式。
这些贷款方式使生态资源变身金融资产,林农可通过信托收益权凭证交易提前变现,也可进行质押融资,破解了公益林、国家公园不能抵押流转等问题。同时,林农还可依托森林旅游、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青山”变“金山”成为现实。
据测算,全市227万亩商品林以林权抵押方式可获得贷款近33亿元,信托、林地地役权可让171.5万亩公益林资源变身为15.7亿元金融资本。
截至今年2月底,龙泉农商银行发放林权抵押贷款4028户,贷款余额5.59亿元,贷款户数占全部贷款户数的17.41%,户均贷款达13.88万元,全市有近61%的林农享受到林权抵押贷款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