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2月08日 > 总第478期 > A2 > 新闻内容
“就地过年”金融服务要做到留岗留守“两头暖”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编辑部

【农村金融时报】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就地过年”成为大家关心和讨论的话题。

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倡议,发挥金融服务抗疫力量,金融机构为服务在外务工人员也是各出奇招,如送衣食住行大礼包、理财金融线上服务、为受疫情影响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员进行延期还款等,同时还推出丰富的暖心活动,如“心理咨询热线”“免费义诊”等。

总体来讲,金融机构对务工留岗人员的金融服务相对比较人性化,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消费、存款、理财和个人生活等方方面面。

不过,“就地过年”还牵涉到另外一个群体,就是在外农民工留守的家人,尤其是家在乡镇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家人。

如在贵州,全省有约700余万名外出农民工,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工群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和来源,也成为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

这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返乡,留守家人怎么办?目前是刻不容缓需要填补的金融服务空白。

事实上,在外务工人员会定期给家人汇款,尤其是春节前夕,金融机构针对此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如,在外务工人员可选购大额存单、智能存款等产品,留守家人可按月领取利息;在外务工人员也可以把存款转账到当地银行,存款积分礼品也可由留守家人代领,积分可以兑换米面油等年货。

不过这样的金融服务,对于留守家人,尤其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来讲是远远不够的。

疫情之下,更需要金融机构送上温情。除了做好金融服务之外,金融机构应与务工地有关部门机构签订关爱协议,联系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共同关心支持困难农民工家庭,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生活、看病就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同时对在外务工农民工的家人提供差异化服务,例如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

尤其在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金融机构也可以开办沙龙活动、健康讲座、免费义诊等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在农民工不能返乡的日子里,金融机构还应采取措施,代替在外务工人员为留守家人带去温暖和感动。比如,金融机构可以组织开展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走访慰问和关爱活动,弥补未返乡务工人员未能回家陪伴家人的小缺憾。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就地过年”金融服务要做到留岗留守“两头暖”。金融机构与在外务工人员的联系上,应从业务层面延伸到生活层面和情感层面,尤其是关注乡镇农村等偏远地区农民工的家人,为后续进一步与在外务工人员合作和开展困难农民工公益活动奠定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