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善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一些地区洗钱等犯罪活动日渐突出。笔者认为,银行应严格遵循监管部门要求,加强“内控机制、组织框架、风控措施、专题宣传、队伍建设”五位一体的洗钱风险管控模式建设,努力提升反洗钱工作质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全力促进反洗钱工作迈入新阶段。
强化内控机制
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内控管理机制建设,夯实洗钱风险防控基石。
一是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风险为导向,将洗钱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战略规划、风险识别、评估流程、应急处置等规定,实现对洗钱风险的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风险防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健全反洗钱管理制度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等法律法规,结合银行年度管理制度制订计划和反洗钱工作实际,制订并完善相应的反洗钱工作制度,明确风险管理架构、管理政策、程序、内部审计、奖惩机制、评级指标和方法等规定,确保洗钱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性和有效性。
三是全面覆盖各类业务产品。根据洗钱风险管理要求,修订“外汇账户管理办法”“经常项目结汇、售汇及付汇操作细则”“直接投资外汇业务操作规程”“外汇汇款业务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将反洗钱工作嵌入产品研发、流程设计、业务管理和具体操作过程之中,实现各类业务产品反洗钱工作全覆盖。
强化组织架构建设
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组织架构建设,厘清各层级岗位职责。
一是建立层级清晰的管理体系。制订“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明确董事会是反洗钱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承担反洗钱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监事会承担洗钱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洗钱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高级管理层承担洗钱风险管理的实施责任,负责建立洗钱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制定洗钱风险管理策略、推动洗钱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定期向董事会报告反洗钱工作情况和重大洗钱风险事件;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本行反洗钱工作;合规风险部牵头开展洗钱风险管理工作,推动各项反洗钱工作落到实处;会计结算部负责识别、评估、监测本业务的洗钱风险,开展交易监测和名单监控、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并采取管控措施;银行各业务条线(包括信贷管理部、授信管理部、业务发展部、电子银行部、国际业务部等)负责组织对本条线业务、产品、电子交易系统等反洗钱风险评估和业务培训;审计部负责对反洗钱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执行情况、内控制度的有效性、洗钱风险管理情况进行独立、客观的审计评价。
二是深化反洗钱集中作业机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成立反洗钱集中作业中心,归属会计结算部管理,明确中心工作要点和岗位职责。中心设置编辑岗(专职)、复核岗、审批岗各一名,主要负责反洗钱信息监控系统中产生的数据补录、可疑交易处理、新开户的风险评级等,通过强化人员配备,进一步推进反洗钱工作专业化和统一化。
强化风险管控措施
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风险管控措施,提升洗钱风险控制成效。
一是加强客户身份信息识别和完善。一方面,应严格执行客户身份识别程序。通过“身份联网核查+人脸识别”功能,对个人客户新开户,实现双重交叉身份识别,全面把好客户准入关。另一方面,应强化新开户实时预警。运用省级联社上线的新开户实时预警功能,针对限制类名单、关注类名单、来自高风险国家客户等客户信息进行实时提醒,有效提升客户识别和监督管理效率。
二是加大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力度。首先,应根据《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要求,制订了“大额、可疑和恐怖融资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明确大额、可疑和恐怖融资交易报告途径、报告频率、内部管理措施等规定,确保大额、可疑和恐怖融资交易报告的审慎性和准确性。其次,应加强大额和可疑数据排查。实时动态监测大额可疑数据,结合人工分析排查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此外,应定期开展反洗钱管理平台监测。严格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工作布置要求,借助反洗钱平台导取数据,认真落实存量账户风险排查;同时结合省级联社查控平台、人行市中心支行支付服务市场监管系统等平台的可疑名单数据信息,做好账户开户排查和交易分析动态管理。
三是实现风险客户差异化管控。严格遵循全面性、持续性、保密性,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定期开展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定,综合考虑客户特性、地域、业务和行业等风险因素,按照风险程度不同,将风险客户分为高、中、低三类风险等级。对高风险客户,每半年对其资金来源、用途、经营状况等信息进行监测,合理限制客户交易方式、规模、频率,并限制非面对面方式办理业务的金额、次数、业务类型等;对中风险客户,每年对其资金动态、资金划拨频率、交易与资金规模等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洗钱可疑账户,及时上报反洗钱集中作业中心,并上调风险等级;对低风险客户,自评定风险等级后至少每两年审核一次客户信息,对可疑账户,视风险程度,合理调整风险等级。
强化反洗钱专题宣传活动
银行应强化反洗钱专题宣传活动,全方位营造深厚氛围。
一是发挥地缘优势,筑牢洗钱风险防线。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反洗钱宣传活动,以银行网点为普法宣传阵地,结合厅堂微沙龙、柜面宣传、LED显示屏、张贴宣传海报、流动服务车等途径,告知客户反洗钱的有效措施,提升社会公众对洗钱风险的认知程度,持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是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成果。充分运用银行微信公众号,将反洗钱与防范电信诈骗、不良网络借贷、非法集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宣传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动漫小视频、宣传图册、在线有奖竞答等新媒介,进一步扩大宣传成果与巩固活动成效。
三是延伸宣传触角,深入百姓人家。结合“全员营销活动”“普惠大走访”工作部署,动员各支行、营业部深入乡村、校园、社区、企业开展反洗钱宣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讲解相关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洗钱的危害,呼吁社会公众自觉加入到反洗钱行列。
强化反洗钱队伍建设
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反洗钱队伍建设,提升全员风险防控意识。
一是积极参与省联社组织的反洗钱培训。通过组织全体员工参与省联社组织的反洗钱视频会议,进一步增强员工防范洗钱风险意识。
二是定期开展线上培训。组织全员学习“大额和可疑交易分析”“反洗钱监管处罚解析”“自然人、非自然人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证真伪鉴别”等反洗钱相关知识,切实提升员工识别、防范和控制洗钱风险的专业水平。
三是畅通信息分享渠道。借助微信平台,实时传达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政策、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和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全国“断卡行动”工作等洗钱风险相关政策和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全员反洗钱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宁海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