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2月01日 > 总第477期 > A8 > 新闻内容
银行应多措并举防止出现不良贷款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宋燕华

【农村金融时报】

不良贷款会给银行业务运营和经营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对银行来说,要防止产生不良贷款,需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应按客观生产经营周期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部分银行在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时,往往不是按生产经营周期确定贷款期限,而是凭主观想象或以年为单位随意确定期限。这种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必然导致以下问题:一是贷款到期了,生产经营周期还没能完成,无法还贷。二是生产经营周期已经完成,但贷款又未到期,等贷款到期,资金又被投入到另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中,或被挪作他用。这些现象会人为造成客户有资金时,贷款未到期;待贷款到期收贷时客户又没有资金可还贷,最终导致贷款逾期。这些现象在银行信贷工作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银行在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时,切忌主观想象制订期限,要准确无误地掌握生产经营周期,按照客观生产经营周期来确定贷款期限。

其次,不能留生产资金缺口。对企业而言,如果固定资产的相关资金有缺口,生产能力必然难以形成;如果流动资金不足,就不能满负荷生产,从而达不到设计效果,难以实现评估效益。过去,银行形成的不良贷款,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留有生产资金缺口所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因固定资产有资金缺口,企业无法进行生产经营,于是就不得不挪用流动资金去补充固定资金;因固定资金不足,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失去市场商机,企业还没投产就陷入困境了;缺少流动资金,厂房虽已建成,设备空闲着或没钱购置设备,生产能力难以形成。企业无法生产就没有效益,必然难以偿还贷款,会使银行形成不良贷款。为此,建议今后在项目可行的前提下,支持一个项目,就应“一步到位”,一揽子解决,不留缺口。

再次,应尽可能缩短固定资产贷款年限。其理由如下:一是飞速发展的科技使更多更好的替代品问世,使传统的产品更新换代或淘汰出局。例如,塑料、铝材、钢材取代木材,纸制品代替塑料、棉织品等。二是飞速发展的科技使产品的区域性、季节性差别缩小,过去依靠区域、季节性盈利的机遇将缩小。因此,在进行项目论证时,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以及上述情况的变化,尽可能缩短固定资产贷款的期限。

此外,应尽量将固定资产贷款分期收回。这是因为:一个项目固定资产贷款往往一借就是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等贷款到期后,要贷款企业一次性出资归还贷款是不太现实的。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妨促使企业提取折旧基金,逐年从折旧基金中还款,等固定资产折旧完了,固定资产贷款也已收完。此举的好处在于:一是可增强贷款的流动性;二是可提高贷款的安全性;三是可保证贷款的效益性。因此,从折旧基金中逐年归还银行固定资产贷款,可作为一条贷款原则,要成为今后发放固定资产贷款的一项必备条件。把握了这一原则,银行就有了主动权,使防范风险更有保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