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1月25日 > 总第476期 > B7 > 新闻内容
农商银行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控潜在风险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陆亚明

【农村金融时报】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冲击,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困难。作为小法人金融机构的农商银行,应在开展业务的同时做好风险防控。

潜在风险增大

笔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部分中小企业和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企业陷入困境,资产负债失衡,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流动性,可能引发企业债务违约。同时,疫情下居民收入下降,居民债务也同样存在违约风险。虽然中国有效控制了疫情并恢复生产,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直接导致全球总需求的急剧收缩,并将通过贸易、外需、产业链、资本流动、金融市场、外汇等途径向中国传导,消费、投资、需求、进出口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国内实体经济偿债压力上升。

二是农商银行面临经营困难,经营风险上升。当前,国内银行业务市场竞争加剧。首先,农商银行利润下降。为了留住相应的存量客户,农商银行对于竞争对手的低利率抢夺,只能进行被动跟进。这样会造成农商银行利润空间缩小、甚至亏损,不利于长期运行。其次,农商银行优质客户流失,削弱了长期发展的潜力。此外,农商银行普遍面临着资本充足率压力,受到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更大。

三是实体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增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乱。

要做好风险管控

笔者认为,农商银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判,并做好风险管控:

一是调整控制目标。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对原有信用风险控制目标进行调整,不良贷款率控制目标可以适当调整。明确在尽职免责的基础上,给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不同的不良容忍度,引导信贷资金向小微企业客户倾斜。

二是加大融资便利度。针对公司类贷款,开辟绿色通道,使用人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工具;针对个人贷款,使用线上渠道开展小额贷款的新增与续贷工作,帮助客户解决资金周转困扰。同时,对因疫情防控需要而暂时关停公共服务的餐饮、酒店、宾馆等行业的客户,应一户一策,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农商银行要突出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与企业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三是用好优惠政策。面对市场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要着力用好人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国开行、农发行转贷款等政策工具。在利率下行的趋势中,通过降低资金成本的方式,获取优质客户,提高资产质量。

四是防止过度授信。农商银行应高度重视,加强关联客户授信管理。要充分认识防范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健全关联客户授信管理制度。应深化关联客户的授信尽职调查,坚持实地走访,落实面谈制度,认真核查账务,采取实地调查与间接调查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坐实客户经营的真实性,做好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同时,应严格控制销贷比。保证企业融资的合理性,减少企业融资风险,防止过度授信,对于信贷准入的客户设置合理的销贷比。对于销贷比超过合理值的客户,不予准入。

五是把控资金用途。要落实做好受托支付,定期进行回头看。对于发放的每笔贷款,要求执行严格的受托支付,根据企业提供合同交易对手及交易账户进行受托支付,防止资金流入股市、楼市。同时,要在贷款发放后定期进行回头看,做好贷后监测,观察企业在本行账户的资金交易情况,是否存在贷款资金回流等情况。若发现企业贷款资金存在流入股市、楼市等不合规用途和资金回流等情况,按照相关合同约定进行回收贷款。

作者为江苏张家港农商银行副行长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