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1月25日 > 总第476期 > B4 > 新闻内容
江山农商银行 多举措支持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通讯员 王令威

【农村金融时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贸下行压力加大,不少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受到一定影响。为此,浙江农信辖内江山农商银行设立专项资金,通过建立服务机制、搭建融资平台、创新服务模式、降低融资成本,不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12月底,该行为108家外贸企业发放了贷款,贷款余额为9.42亿元,比上年底分别净增39家、3.31亿元,增幅分别为51%和53%。

搭建“三大平台”

江山农商银行将行领导班子分成6组,带队走访调查摸排外贸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外贸企业完善基础财会管理、提高信用等级、增强汇率风险意识,提供全方位金融咨询服务。

同时,该行与市商务、海关、税务、外管、财政等部门合作,建立外贸发展联动机制,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并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银企对接会、外贸企业成长辅导班,协调解决企业问题。

为畅通融资通道,该行还积极与外管部门合作,搭建“三大平台”。

该行与江山市商务局“订单+清单”系统平台对接,综合运用外贸企业订单、海关及跨境结算信息,优先满足有订单、有市场的外贸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0年12月底,该行已为清单内9家外贸企业提供1.06亿元贷款。

该行借力“衢融通”平台,在该平台上外贸企业一键发布融资需求后,系统会向其推送合适金融产品的功能,有效解决了“融资难”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截至目前,该行通过“衢融通”平台为71家外贸企业授信8.3亿元。

该行积极对接“金综平台”,凭借其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业务支持三大核心功能,破解外贸企业融资对接过程中“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痛点,构建小微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融资应用场景生态体系,提高与外贸企业的融资对接效率。目前,该行通过该平台受理外贸企业线上融资申请49笔,成功授信7.38亿元。

创新融资模式

江山农商银行创新“资金+白名单+产品”融资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与商务、海关、外管、税务等部门对接,精准获取全市外贸企业清单、建立重点扶持外贸企业“白名单”,打通多种应用场景,实现对外贸企业基本画像、准入画像、信用云画像、产品模型、利率测算模型的建立与修正,一站式快捷获取外贸企业关键信息,创新推出“小微易贷”全线上融资产品,实现“贷款3分钟在线申请、1分钟线上放款、0秒到账”。

同时,该行创新“智能制造专项贷”产品,发放贷款1.8亿元,重点支持外贸企业智能制造11个项目建设,提升外贸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增强出口商品核心竞争力,助力智能制造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

降低外贸企业融资负担

2020年6月份以来,江山农商银行充分用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成立纾困工作专班,制定落实方案,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推动两项政策直达外贸企业。截至2020年12月,该行已累计对39家外贸企业贷款本金实施延期,涉及资金1.16亿元。

针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的还贷难、倒贷贵实际,该行取消贷款到期无缝续贷起点金额等5条准入规定,调整为“0门槛”;对企业上年实缴税金400万元以上的借用搭桥资金免收利息,为外贸企业节约财务成本16万元,缓解了20家外贸企业0.91亿元到期还贷倒贷困难;通过减费降息等举措,2020年度,为外贸企业减免利息767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