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2月14日 > 总第470期 > B7 > 新闻内容
农商银行应精准发力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刘华

【农村金融时报】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也存在着发展基础薄弱、主体带动能力不强、支持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努力加以解决。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商银行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是贯彻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金融服务,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在工作中,农商银行应紧紧抓住当前农村产业融合中带来的发展机遇,明确服务方向,有效对接市场需求,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品质,为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添油助力。

突出重点 明确服务方向

农商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熟悉当地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先天优势,立足地方资源特点,以提升农业发展质效为导向,重点选择发展基础好、覆盖人数多、产业链条长、具有竞争优势和品牌打造潜力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一是做强龙头企业。依托区域特色产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支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或特色产业小镇,推动产业要素集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拓展产业链条。以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为中心,为上下游生产、仓储、物流、加工、销售等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确保企业经营融资链条的连贯通畅,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更好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同时,推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规模种养殖农户,与龙头企业组成产业化联合体,不断拓展特色产业的利益链和价值链。

三是培育新兴业态。顺应现代农业功能多样化、需求个性化、业态复合化的趋势,依托农村绿色资源,打造特色田园综合体,扶持各类休闲农业、都市农业、乡村旅游、健康产业、农村电商以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精准施策 提升服务水平

农商银行应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持续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满足各类经营主体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一是丰富产品设计。主动配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创新业务,激活农村沉睡资产。积极开展农村金融组合创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支点,推动农业产业链、经营主体、农村物权、农业保险等组合担保模式,尝试将各类农村物权纳入担保抵押范畴,不断扩大贷款抵质押范围,提升融资的可获得性。积极对接PPP项目,探索土地信托、产业基金等新的融资模式,整合多方资源,不断开辟融资新渠道。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推进业务的线上化进程,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服务网络,努力打造覆盖多种应用场景的移动金融生态圈和数据生态链。加快与外部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合作进程,推动农产品进城和农资、生活消费品下乡。另外,加快农村助农取款点升级改造,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

三是提升服务质量。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度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支持范围。同时,实行优先授权、限时办结、降低利率等政策措施,优化信贷管理流程,推动贷款审批专业化、专职化、快捷化。

完善机制 强化服务保障

农商银行应以助推农村产业深度交叉互动、融合发展为出发点,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完善研究对接机制。密切关注中央和各级政府关于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举措,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寻求与自身发展的契合点,稳步提升支持力度。建立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加大对接力度,精准掌握信息,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强化资金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搭建平台、提高待遇等方式,引导优秀的金融人才向农村一线队伍倾斜。持续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建设,切实提高农民信用意识,优化信用环境。

三是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健全完善涉农绩效考评机制,根据业务发展的多少和风险的大小确定绩效档次。加强考核督查,坚持按月统计、按季通报、按年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岗位薪酬和业务权限相挂钩,切实提高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吉林九台农商银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