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2月14日 > 总第470期 > B3 > 新闻内容
洱源农商银行炼铁支行 让普惠金融落到实处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戴灿涛 杨瑞金

【农村金融时报】

云南洱源县西山乡洱母村地处漾濞县、云龙县交界,属于高寒特困山区彝族村,集老、少、边、穷“四位一体”,农户收入主要来源于林下经济和种养殖业,金融服务相对匮乏,生产发展比较缓慢。

为全面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现普惠金融全覆盖,填补金融服务“空白区”,近日,云南洱源农商银行炼铁支行精心组织人员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了距离洱源县城200余公里外的洱母村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当天,洱源农商银行炼铁支行为每户村民开通了手机银行业务,完成整村贷款授信93万元。

据记者了解,2019年7月,村民王瑞根成立了洱源县瑞根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药材和农副产品初加工及销售,家庭还兼营肉牛、山羊养殖。村民上山采集的蕨菜都由合作社收购、初加工,既能保证制成的干蕨菜品质,又能保证销路。

年初,王瑞根的合作社将较多资金用到了养殖业上,如今,他开始为蕨菜收购资金不足发愁。

“钱都用在养殖牛羊上了,今年蕨菜价格稳定,需求又大,但不敢收多,就怕资金周转不开。”王瑞根减少了合作社收购蕨菜的数量,很多村民只能自产自销,收益也减少了。洱源农商银行炼铁支行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为王瑞根办理了10万元贷款授信,解决了收购资金短缺的难题。

村民董继承为了给儿子举办婚礼、盖房买车、购置家具,卖了家里5头能繁母猪、7头牛、70多只羊,不禁为今后生活发愁。洱源农商银行炼铁支行闻讯后,及时入户为董继承办理了5万元贷款授信,一家子的生产发展资金有了着落。

洱母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纳是村民们最头疼的事,往年村民小组长造册挨家挨户收款,再到20多公里外的村委会上缴,得花费将近1个月时间。

洱源农商银行炼铁支行工作小组现场为村民办理电子银行签约和指导,“包开通、包会用”,把金融服务直接送到了乡亲们的手心里,让“两保”的缴纳、贷款的发放,通过手机银行变成了“分分钟”办结的事。

同时,针对村民到炼铁支行办理业务路途遥远,洱源农商银行炼铁支行通过与洱母村商定,实行预约制,当天就可以办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