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再晨
【农村金融时报】
首贷难一直是小微企业融资的难点。近年来,监管层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同时,越来越多地着眼破解首次贷款的瓶颈。
6月,人民银行等8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商业银行要将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出席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及商业银行有关负责人均表示,首贷难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周逢民认为,首次贷款难主要难在点多、面广、分散、信息不对称。为此,山东从去年4月份开始启动了“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对成长期、有潜力、有市场、未获贷的小微企业,逐户建立培植档案,“一企一策”提供金融服务方案,组织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首贷通”“商e贷”等首贷产品,支持小微企业站稳脚跟、良性发展。
比如,山东滨州设立了首贷服务中心及“首贷咨询”窗口,实现首贷培植“服务靠前一步、问题及时清理、业务高效办理”,已累计帮助2814家民营和小微企业获得首贷。
从全省情况来看,截至10月末,山东已培植各类小微企业12.24万家,其中获首贷企业11.31万家,获贷金额1344亿元。
除了加大服务覆盖面上,加强对首贷户的金融技术支持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力的重点。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张瑞怀介绍,江西将信用贷款创新的重点方向瞄准因缺抵押担保而未获得过贷款支持的市场主体,在江西省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上开设线上“首贷中心”,建设无贷款记录户申贷专属通道。
江西还创新建设了企业收支流水大数据平台,开发基于企业分散在各家银行的收支流水数据的信用评价模型,形成28.4万户信用评分高的无贷户“白名单”,推送给银行机构对接,为银行发放信用贷款提供风控参考。
当前,江西各家银行都创新推出了基于数据赋能的信用贷款产品,如“小微快贷”“信用易贷”“诚商信贷通”等,还有的银行针对首贷户推出了“物流E贷”“政采智贷”等专属产品。
张瑞怀介绍,目前,江西成功获得1000万元以下的贷款的首贷企业户数已达1.9万户。
在服务小微企业中,国有大行发挥了重要的头雁作用,提高对小微企业的首贷支持力度,拓宽小微信贷覆盖面。
中国工商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田哲表示,近年来,工商银行持续加大“首贷”服务力度,与政府部门、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合作,批量获取“首贷”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数据,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与融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合作,探索风险共担机制,丰富业务办理模式,将更多“首贷户”纳入融资支持范围;深入开展“万家小微成长计划”等活动,提供“送上门”的“首贷”服务,截至9月末,累计为近3万户小微企业提供“首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