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再晨
【农村金融时报】
“由于数字化成本不低,属于重投入和长期投入,小银行很难独立承担,而深耕当地积累起来的客户基础,很容易被科技金融公司所抢占,因此,在数字经济和区域一体化时代,管理部门应当允许小银行合并,以整合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11月18日举行的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指出。
张晓慧是在谈及维系银行业竞争力、助力中小银行改革时提出上述观点的。
她认为,银行业正受到金融科技公司前所未有的冲击。互联网企业在C端服务模式、盈利模式、获客模式、支付中介等方面已经颠覆了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并进军对公业务。未来的科技金融公司将全面渗透到产业价值链,并对其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环节进行改造升级,构建丰富的全新场景,显著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开始进行跨界融合,构建全新的产业科技金融生态。
“金融科技公司在刚刚开始涉足金融业务时,往往都是先从商业银行忽略的C端长尾客户做起,在抢占流量入口后,就会沿着C端价值链金融塔自上而下渗透,使商业银行的客户基础受到动摇。”张晓慧提示,金融科技公司进军B端市场,同样是聚焦商业银行展业意愿不强的小微企业的长尾客户,并设法对企业进行特征分类,以适用线上化、标准化的获客和风控模式,将商业银行一对一的零售业态转为一对N的批发业态,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有效地控制了风险。
“未来,不仅小微企业客群基础、中型甚至大型客群也同样可能被金融科技企业所分流,届时银行业所存在的意义将会受到质疑。货币政策基于商业银行传导的逻辑基础也会改写,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小银行面临的冲击将会更大、更快。”张晓慧强调,数字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维系与金融科技公司开展公平竞争的基础阵地,商业银行只有更加坚定地拥抱科技,拥抱创新,夯实产业根基,才能孕育全新的商业蓝图。因此,数字化转型有必要纳入中小银行改革方案之中。
张晓慧还呼吁金融管理部门创新时代的设计和监管要求,加快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抓紧解决金融科技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穿透了解金融科技展业并识别风险,防范技术变革所潜藏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