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杨怡明 本报记者 郝飞 通讯员 胡正礼 刘占平
【农村金融时报】
———访高台农商银行行长王森
今年,甘肃高台农商银行为帮助“三农”和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多次下调各项贷款利率,为客户降低了资金成本。
高台农商银行如何在商业可持续化的原则下实现向企业让利?如何通过降低存款成本实现贷款利率的下降?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高台农商银行行长王森。
《农村金融时报》:贵行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坚持商业可持续化的原则?
王森:一是我行2020年多次下调各项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82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7个百分点。
二是我行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借新收旧等方式落实企业贷款53户、64笔、金额4.6亿元,切实降低了企业偿还贷款借用掉头资金、过桥等融资成本。
三是我行针对县域“牛羊菜果蔬药”等特色产业企业,发放“富民产业”贷款6.2亿元,利率最低优惠至一年期贷款LPR利率(市场报价利率)基础上加87个基点,仅此一项减费为企业让利2480万元。
四是我行通过使用人行专项再贷款,为13户企业发放4.55%优惠利率贷款0.51亿元,减费让利206万元。
五是我行不断创新担保方式,例如活畜抵押、存货抵押等担保方式,减少了企业通过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费用。
六是我行修订了抵押担保相关管理办法,抵押物作价由我行或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评估,减少了第三方评估公司评估等相关费用。
《农村金融时报》:贵行如何优化资产结构,信贷资金向哪些领域倾斜?
王森:一是我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县域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不动摇。
二是我行始终把支持农村产业兴旺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积极支持规模化种植、养殖产业发展,以支持小微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着力点。2020年,我行累计发放种植贷款6.97亿元,养殖贷款2.83亿元,其中:支持县域龙头企业16户、贷款3.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授信79户、1.98亿元,用信0.29亿元。
三是我行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近年通过扶贫再贷款、“脱贫助力贷”、扶贫小额贷款、“兴陇合作贷”等信贷产品,着眼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强化落实“三个不脱”要求,坚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村金融时报》:今年人民银行推出再贷款、再贴现等多项政策工具,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成本较低的资金。贵行将再贷款再贴现资金主要投向哪些领域?
王森:我行今年使用人行专项再贷款1.7亿元。其中:我行为13户企业发放贷款0.62亿元,包括宏晟油脂、隆丰祥等3户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新增贷款600万元;为受疫情影响较大11户重点行业企业新增贷款0.56亿元,其余资金全部发放至农户及个体工商户,主要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
最终,我行共发放4.55%的优惠利率贷款2.6亿元,其中使用我行自有资金发放专项贷款0.9亿元。
《农村金融时报》:贵行如何控制存款成本,并保持合理的存贷款息差,从而实现减费让利?
王森:在存款成本方面,我行主要是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加大活期和对公存款营销为主。
一是围绕“财政性资金、项目性资金、派生性资金”三大储源,落实“账户开立、资质获取、代收代付”三个重点,列出县域重点行政事业单位名单,逐户上门对接营销。截至8月末,我行开立机构业务存款账户6户,机构类存款较年初净增6434万元。
二是紧盯近年工商注册企业名单、2020年县乡重点实施项目、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对照2020年投资项目清单,逐户落实到人,不断强化营销举措,大力拓展企业客户账户营销和资金归集工作。截至8月末,我行共开立各类对公账户189户。
三是加大存量对公客户的回访服务工作,我行建立2205户存量对公客户营销服务台账,强化存量客户资金监管,将服务维护工作明确到人。
《农村金融时报》:目前,很多制造业企业都表示需要中长期资金,监管部门也召开会议,表示要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贵行在中长期信贷方面有哪些安排?
王森:对于存量制造业企业客户到期贷款,我行通过贷款展期、延期还本付息、借新收旧等方式解决了企业因疫情影响,资金周转慢、还款困难等难题。对于制造业企业新增的贷款申请,我行通过企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
此外,我行还为企业发放最高额循环抵押担保贷款,通过“核定限额、余额控制、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