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9月14日 > 总第459期 > B1 > 新闻内容
东兰县联社 扶贫小额信贷让葡萄更香甜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通讯员 龙相伍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广西东兰县政府大力发展种植产业,政策倾斜、技术指导等不断加强。

东兰县联社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葡萄种植产业,通过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为贫困户提供资金扶持。

夏日里,走进东兰县东里村智慧种养专业合作社葡萄采摘园,总能看见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游玩。一串串葡萄如同翠玉般诱人。看着一箱箱葡萄被游客买走,村里的农户们喜笑颜开。

智慧种养专业合作社创始人黄慧是东里村的致富带头人。2019年,在家乡扶贫政策号召和技术支持的吸引下,黄慧夫妇俩带着外出务工的积蓄回乡创业。

夫妇俩瞄准了阳光玫瑰葡萄这个种植项目,购买了2400株葡萄苗,创办了智慧种养专业合作社,承包了东里村23.7亩土地,进行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经营。承包的土地来自30家农户,其中有6户是贫困户,每亩土地每年的租金是1000元。

在东兰县联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的支持下,目前有4户贫困户入股智慧种养专业合作社,并参与种植,入股资金共计8万元。

“贫困户们在进行土地流转后,还可以选择在园区打工。在最繁忙的时候,每天有33人和我一起在园区做工,其中有16人是贫困户。”黄慧介绍说,他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解决了村里近20多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据东兰县联社理事长谭泽介绍,为支持东里村产业发展,农信社从2016年至今,发放了325.8万元扶贫小额贷款,惠及该村63户贫困户。

“村里的贫困户得到农信社的贷款后,通过入股致富带头人的葡萄种植产业,得到长期的发展,从而一步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这便是金融扶贫最大的成效。”谭泽说。

“多亏了信用社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让我有钱入股参与葡萄种植产业,现在家里的收入来源有土地流转租金收入、葡萄种植的分红,还有我在园区打工的工资收入。”正在种植园里帮游客采摘葡萄的贫困户韦秀英说。

黄慧告诉东兰县联社客户经理,葡萄供不应求,仅第一季果的收入就有十多万元。按照这样的收成,大概3年就能回本了。

“现在周边的很多贫困户也想入股。我计划明年再扩充60亩的阳光玫瑰葡萄,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农户一起增收致富。这也是我回乡创业的初衷。”黄慧说,“农信社的扶贫信贷资金,让更多的贫困户有资金入股合作社,也壮大了我的种植规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