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燕华
【农村金融时报】
对农信机构部门及其员工进行业绩考评,是重要的管理手段。考评要想收到尽可能好的效果,除了要分析财务指标外,还需设置非财务指标。然而,时下农信机构的业绩考评仍过于侧重财务指标,而对非财务指标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这种业绩考评方法,不利于农信机构的转型发展。为此,笔者建议,今后农信机构应不断完善业绩考评的方式方法,在以下几方面设置非财务指标。
首先,是经营指标。农信机构的经营直接决定其是否能满足客户需求,并占领相应市场,以及是否完成或超额完成其财务经营指标。依据吸引、保持目标客户及让目标客户满意的因素,笔者认为要着重从以下三方面确定经营指标:一是过程时间。农信机构在为目标客户提供服务的价值观念中,应把快速反应作为一种关键的业绩属性。绝大多数客户注重缩短时间,这一时间可以用从客户提出要求得到服务的这段时间来计算。这段时间越短,说明客户满意度越高。二是过程质效。为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农信机构需建立服务质效考评指标。三是过程成本。农信机构的核心经营过程,既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是发生耗费的过程。而成本耗费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营效益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机构内部控制力的强弱。因此,合理设置这方面的考评指标十分必要。
其次,是结构指标。一是看农信机构是否有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为了赢得客户、留住员工,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对被考核机构而言不可或缺,它可帮助管理者随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员工的思想,便于在日后的工作中适时调整。二是看农信机构的资源利用率。该指标主要用于考评被考核机构的资金来源、网点资源、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等是否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乃至实现最大化。
再次,是员工稳定性。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留住员工特别是关键岗位的员工,是业绩考评必不可少的维度。对员工的考评可通过如下指标来体现:一是满意度。测评员工满意度应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可按季(年)实施全员调查,也可每个月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调查完成后,由相关部门对员工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满意度作出评判,从中找出需整改的问题与不足。二是保持率。它反映了员工的稳定性,是农信机构稳定经营的基础。员工特别是重要岗位员工的流失,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考评机构的有效运营,甚至造成某些重要工作(项目)的停滞。三是创造力。人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农信机构要高效运行,不仅要保持员工的稳定性,而且要求员工具有创造力。创造力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此具体可通过被考评机构的工作效率,员工建议等指标来显示。根据考评需求,对被考评机构可以评价单个员工的创造力,也可以评价一定组织机构的创造力。
最后,是客户认可度。从客户角度建立以满意度为主的考评指标。一是客户的满意率。它可通电话、问卷、面谈等形式作出估计。但因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还需与客户保持率有机结合。二是客户保持率,即被考评机构保持与老客户交易关系的比例,也可以理解为老客户对该机构的忠诚度,它反映了该机构保持市场份额的重要指标。三是获客率,即赢得客户和交易的比例。营销新客户的能力是农信机构提升市场份额的关键。这种能力可通过新客户的数量计算,也可通过新客户的交易总量计算。同时要考评与客户交易的获利率(利润水平),包括对单户客户的获利率和对整体客户的获利率。单户客户的获利率是农信机构确定对特定客户策略的重要依据,而整体客户的获利率则是整体营销效率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