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华
【农村金融时报】
当前,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形势依然严峻,因银行员工违规违法而引发的案件也时有发生,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监管部门针对银行从业人员的罚单数量高达661张,远高于对机构开出的罚单。对于银行而言,加强员工管理,既是促进员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也是强化风险防控的现实需要。只有切实树立合规意识,从制度、教育、监督、文化等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员工管理,才能构筑内控管理的坚固防线,提高案件防控水平。
首先,应强化制度建设,扣紧业务“安全锁”。内控管理的有效推动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一方面,应梳理更新,提升制度时效性。建立内控制度梳理及评价的常态机制,结合发展新形势和监管新要求,及时对相关业务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和完善,保障制度的覆盖性、时效性。同时,健全员工管理体系,完善员工行为守则、岗位轮换、薪酬福利、违规违纪处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正面有规范、反面有禁止、违规有问责的制度链条。另一方面,应科学授权,提升流程规范性。在法定经营范围内及清晰的组织结构下,对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和关键岗位实行差异化授权,强化内部监督制约,防范和控制风险。此外,还应强化落实,增强制度执行力。层层签订案防责任书,分解落实责任,全员签订合规承诺书,强化案件风险防控。同时,保持战略定力,在经营管理中持之以恒地抓好合规工作,不因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压力、发展战略的调整等内外部因素而动摇。
其次,应强化预防教育,常打思想“免疫针”。坚持教育常态化,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构建案防、案控的思想防线。一方面,坚持集中培训与日常学习相结合。针对不同职级的员工定期开展培训及营销管理、风险防范等专题讲座。同时,通过晨会分享、班后讨论、互助小组、网络学习等方式,加强日常学习,帮助员工懂规矩、明底线,引导员工养成合规守纪的思维方式和操守习惯。另一方面,坚持技能提升与合规教育相结合。出台柜员、客户经理等级考核管理、内部从业考试和岗位竞聘等制度办法,定期举办服务技能大赛,引导员工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同时,持续开展“学法律 守规则 防案件 促合规”教育活动,强化依法合规经营能力。此外,还应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注重榜样的力量,举办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组织开展行内先进评选活动,树立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先进典型,让员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同时,积极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参观教育基地、观看警示影片等方式,以案说法,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警钟长鸣。
再次,应强化监督排查,筑牢风控“防火墙”。强化监测预警机制,持续加大排查力度,防止风险扩散蔓延。一方面,应实施主动管理。严把客户准入关,重点关注多头授信、互保联保、民间借贷、历史违约等信息,准确判断客户风险水平。在服务客户时,注重宣传非法集资的危害及员工廉洁从业要求,将员工行为管理情况与各机构、部门负责人年度考评挂钩,定期开展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信贷管理及内控制度执行等各项检查及序时稽核和专项稽核,确保网点全覆盖、业务全覆盖,不断提高员工规范化操作水平及案件防范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强动态监测。动态跟踪当期的风险形势和异常行为特点,加强对重点环节的风险排查,切实做好重要空白凭证、账务的查询核对及现金库存、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质押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管控。加大对网点负责人和客户经理等关键人员的排查力度,特别在违规代客办理业务、违规代客保管重要物品及参与民间借贷方面,加大监测力度。同时,动态关注借款人经营、管理、财务及资金流向等重大预警信号,加强员工与客户大额交易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此外,还应加强联动监测。加强人力资源与业务部门、财务会计、法律合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及横向联动,了解和掌握员工业务合规操作情况、思想动态。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机关及工商、税务等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了解员工是否成为被重点关注和调查的对象等信息,预防员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最后,应强化文化建设,编织安全“防护网”。努力打造接地气、聚人气、入人心的企业文化,切实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一方面,以完善机制留住人。完善人才数据库,做好人才的引进和选拔等工作,建立“多通道”的选人用人机制,畅通晋升通道。推进“三定”工作,持续推进绩效和薪酬体制改革,实现岗位责任、履职效果、贡献程度、合规操作的统一。另一方面,以文化培育凝聚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道德大讲堂”、演讲比赛等多种方式,引导教育员工自觉抵制功利化、物质化等不良倾向。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拓展训练,在愉悦的体验下激发员工的团队精神。此外,还要以真情实感感召人。建立与员工家属的交流机制,及时了解员工思想生活动态。生活上,在婚恋、住房等方面及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设身处地的为其解决面临的困难,让其切身体会到单位的关怀和重视;工作上,避免用简单方式来教育和处罚员工,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其身心特点,用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辅导和教育。同时,通过茶话会、座谈会等方式,增进彼此的了解,引导员工珍爱家庭、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