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7月20日 > 总第451期 > B7 > 新闻内容
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需要农商银行主动作为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刘华

【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稳住经济基本盘。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不仅是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必然要求。农商银行应积极履行金融责任,把支持小微企业作为经营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在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的基础上,切实采取措施,深挖潜力,让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回暖贡献金融力量。

首先,要千方百计“多让利”。农商银行应不断优化金融服务,通过规范收费行为,下浮贷款利率、创新低成本服务产品等方式,直接帮助企业节约开支,缓解企业的融资负担。一是严格收费管理。严格执行监管部门“七不准”“四公开”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两禁两限”要求,严禁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及收取不合理费用等向企业转嫁成本的行为。积极落实服务价格相关政策规定,做到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实行利率优惠。在贷款利率定价坚持成本效益及风险覆盖原则的基础上,适时引入“客户综合贡献度”定价模型,综合考虑贷款客户的信用等级、经营状况、合作前景、贷款安全度等多种因素,对企业提供利率优惠,切实减少融资成本。三是统筹规划、用好用足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地方财政奖励等优惠政策,灵活制定贷款定价策略,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发放力度,为小微企业腾挪更多减费让利空间。对于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好、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通过提前申请、提前调查、提前审批等方式,努力减少小微企业因贷款到期后筹集“过桥”资金而承担的融资费用。

其次,要想方设法“降成本”。当前,由于负债及运营成本的上升,银行的利差空间已经缩小,要想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还需要在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上多想办法。一是降低负债成本。强化客户营销,坚持网格化、档案化管理,积极融入社区治理,主动拓展零售客户群体,积极营销各类财政账户、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客户,不断扩大低成本资金占比。加大同业存单、大额存单等业务发展力度,拓宽市场化负债业务渠道。积极争取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性低成本资金,用好普惠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负债管理水平,落实经营和管理双线成本控制,将营销费用、员工绩效等管理成本全部纳入负债定价维度,确保定价客观科学。二是降低运营成本。推动服务转型,从优化信贷流程入手,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等新技术,打造标准化、流程化的线上融资平台,客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贷款申请,银行通过整合相关资源,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路,对申请进行快捷的流程处理,更加科学合理地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产品和金融服务,不断降低获客成本、授信和管理成本,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度。

最后,要多策并举“防风险”。一直以来,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银行预判借款客户群体的预期违约率较难,这必然会拉高风险溢价。其实,小微企业并不必然与高风险挂钩,只要银行运用更为精准的大数据风控模型,提升自身的风险识别与监测能力,也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风控成本,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一方面,要加强技术运用。充分运用银行积累的内部数据,结合工商、税务、司法诉讼、征信、网络舆情等外部信息,运用新型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完善客户画像,对企业信用状况、还本付息能力、还款意愿进行准确评估,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同时,优化开发数据驱动评分模型,将风控标准和风险底线嵌入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风控手段替代传统的人工经验判断,科学评估各类客群的风险预期表现,及时掌握风险异动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风险管理效能。另一方面,要完善服务机制。推广“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围绕核心企业增信,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金融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差异化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尽职免责机制,解除客户经理惧贷、惜贷的顾虑,在“降价”的同时实现“量增”,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

作者单位:吉林九台农商银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