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7月20日 > 总第451期 > A2 > 新闻内容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全力支持夏粮收购纪实
做好夏收“大考卷”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吴晓燕 通讯员 张弛

【农村金融时报】

如果把今年的夏粮收购看作疫情冲击后的一次“大考”,那么农发行安徽省分行作为答题人,再次验证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将“保粮食能源安全”纳入“六保”任务之一,这对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当前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特殊时期,确保夏粮收购“稳”字当头,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

“备考” 把准备工作抓早抓细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金雷告诉记者。作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力图通过做好夏粮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种粮农民放心安心。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该分行通过召开全省“三合一”会议和客户条线专题工作会议,数次对夏粮收购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环境,我们都必须牢牢守住粮棉油信贷业务这块‘主阵地’。”

为保障夏粮收购资金提前审批到位,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要求全省各级行把参与夏粮收购企业的信用评级、授信和贷款审批工作提至第一优先级,一律优先调查、优先审批。粮棉油客户部门每周通报工作进度,确保5月底前完成夏收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切实做到“钱等粮”。截至小麦开磅前,该分行为夏粮收购提前准备了200亿元信贷资金,已完成121家参与夏粮收购企业的评级授信工作,第一批核定夏粮收购贷款100亿元。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粮棉油处处长姜斌介绍,该分行将根据夏粮收购资金预测情况,采取“一次审批、分次发放”的方式,保障夏收资金及时足额供应,同时还可以根据收购进度动态调整夏粮收购资金供应量,200亿元信贷资金基本上能够覆盖今年夏天粮食收购资金需求,保证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截至6月末,该分行累计发放新产小麦收购贷款38.31亿元,支持企业收购小麦26.05亿斤,收购进度较去年同期略有迟缓。随着粮食价格逐渐趋于稳定,部分售粮农户将择机售粮,预计7月中旬将迎来一次收购高潮。

“审题” 把夏收形势摸清摸透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较往年更具挑战性和不确定性。农发行安徽省分行为把握夏粮收购主动权,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夏粮收购形势的分析研判,使夏收准备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确保不出现区域性“卖粮难”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安徽新产小麦总体情况较好,丰收已成定局,自2003年至今实现“十七连丰”。全省小麦种植面积4300万亩,较2019年增加45万亩,亩产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但质量基本与去年保持同一水平。根据预测,今年全省小麦总产量约336亿斤,较去年增加4.6亿斤。

小麦培育、种植技术的不断研发改良为小麦连年丰收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造成部分区域标准仓容缺口较大、仓容分布不均衡等现实问题。

为摸清仓容底数,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工作人员多次深入阜阳、宿州、蚌埠、滁州、淮南等主产区开展调研,了解夏粮生产形势、企业需求和仓容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5月初,该分行联合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徽局、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召开政策性粮食联席会议,成立省级联合督导组,对小麦主产区空仓容准备情况及仓容缺口预案情况进行重点督导。

“要配合好最低收购价库点审核认定工作,在政府主导下协同化解仓容不足矛盾,千方百计扩大收储能力,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确保不出现‘卖粮难’‘排长队’等问题。”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金雷谈到仓容问题时表示。

据介绍,在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前,仓容紧张问题已通过增加竞价拍卖计划、加大定向销售、跨省移库等方式得到有效缓解。安徽省启动第一批最低收购价库点490个、仓容65亿斤,后期还将通过维修改造老旧仓房、新建标准仓等措施,有序增加库点和仓容,持续满足农民售粮需求。

此外,受全球疫情和上半年国内粮价小幅度上涨等因素影响,一些农民存量自用、质优惜售的心理有所增强;部分粮食经纪人和贸易商看涨后市,存在囤粮观望的心态,这也是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小麦收购量同比下滑的原因之一。

不过,姜斌分析,收购进度缓慢的情况可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江淮地区持续的阴雨天气会给农户及经纪人存粮带来一定风险,加上储备粮补库任务接近尾声,面粉加工企业受制于资金、仓容及价格等因素,后期小麦收购将主要以最低收购价为主。

“答题” 把金融服务做好做实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用心把粮棉油信贷金融服务做好做实,目的就是为了让农民种出的粮食颗粒归仓,让一年来付出的汗水获得真金白银的回报。

针对政策性粮油贷款业务,该分行开办信贷“绿色通道”,简化办贷流程,提升办贷效率。“5月28日,我们向农发行提交了贷款申请,第二天这笔23.45亿元的最低收购价贷款就批了下来。”中央储备粮亳州直属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孟东旭感慨,“不仅如此,农发行亳州市分行早在5月就已经制定了银企直联系统节假日轮班审核表,以满足我们对网银和银企直联系统7×24小时全天候结算服务需求,保证收购旺季资金供应不断档、粮食收购不间歇。”

随着国家收储政策改革的深入,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在做好政策性收购的同时,加大创新力度,出台《激励创新指引》,鼓励开展市场化业务模式创新,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开展市场化收购,稳定粮食收购市场。

在此基础上,该分行持续抓好重点客户工程,出台《重点客户营销维护指引》,围绕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营销对接中粮生化、益海嘉里、荃银高科等14家公司,大力支持安徽省“优质粮食工程”“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等项目实施,发挥粮食市场化收购龙头引领作用。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还进一步优化信用保证基金模式,探索破解市场化收购难题。目前,已与64家企业签订粮食收购信用保证基金合作协议,累计投放粮食收购信用保证基金贷款4.97亿元,夏收以来已投放3000万元。

“只有保证信贷资金零风险,农民丰产丰收才能早变现。”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行长张宝江表示,“粮棉油信贷业务是农发行的‘看家本领’,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把风险和困难预判得更充分一些,积极主动应对复杂形势,及时研究措施,强化基础管理,有效防控风险。”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