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华有 罗尔豪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各类结余、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重新安排。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作为农村金融机构,肩负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任,现在又叠加疫情防控挑战,农村金融机构更要把“过紧日子”的思想贯彻到底。农村金融机构要快速转变经营理念,练好内功,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切实聚焦核心业务、注重成本控制,打好“开源节流牌”,把更多真金白银用在脱贫攻坚和自身发展上来。
“开源”就是要快速转变经营理念,解决收入增长幅度受限,存贷款息差收窄,人力刚性支出压缩难度较大,非生息资产占比较高,闲置资产处置难度较大等突出问题,通过经营管理引导资产负债规模快速增长和结构持续优化,增加FTP净收入。要对客户作全面分析与了解,重视在最不景气时增长最快的业务。聚焦核心业务,重新审视业务模式,积极寻求业务转型的机会,大力营销低成本资金,拓展中间业务收入来源,降低对坐吃利差盈利模式的路径依赖,推动盈利结构调整。
“节流”就是在内部挖潜上做文章,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压减各项费用,减少一切非必要开支、降低资本支出,对冲经济下行带来的影响。具体来说,要变粗放经营为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抓量化、算细账,加强投入产出分析,准确核算每个产品、每笔贷款、每项业务的资金成本、资本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科学核算各条线和产品的经营成本和盈利能力,从资金源头上杜绝成本开支漏洞,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要捂紧“钱袋子”,一般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要坚决压减,要继续压减“三公”经费,严控会议差旅、咨询培训等经费,做到各类开支能不花的就不花、能少花的就少花,强化费用硬约束,实现各类费用零增长。要发扬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推进制度建设,以制度引领作风转变,引导全员从节省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滴水入手,以实际行动反对各种形式的铺张浪费,切实做到勤俭办行(社)。
在做好“开源节流”的同时,还要保持资产质量稳定。为保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预见,在实施扩大内需措施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会加大新增信贷投放规模,如何防范并控制新增不良资产成为迫在眉睫的一大挑战。农村金融机构要始终秉承审慎的原则放贷,实行挂图作战,重点关注易受经济下行影响的行业和地区,存在不利传闻显示其可能陷入困境的公司,多方获取处于风险领域客户的当前信息和经济数据等,做好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增加对农户贷款的投放,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分散贷款风险,确保信贷资产质量稳定。
作者单位:河南省淅川县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