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5月25日 > 总第444期 > A3 > 新闻内容
关于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与地方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 赵应云

【农村金融时报】

普惠金融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发力点,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下,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获得感明显增强。

但是,我国普惠金融在资源配置、供给质量、基础建设等方面依旧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城乡、地区、供给方类型和规模结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其中,民营企业占据的信贷资源与其经济贡献完全不相匹配;金融服务质效有待提升,金融服务和多元需求匹配度不足;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普遍存在居住偏远、缺乏抵押物、收入不高等情况,信用信息共享覆盖、互联互通仍然不足,“信息孤岛”问题显著;融资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配套产业、财税、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等政策措施及信用体系建设也不完善,普惠金融发展面临较多制度阻碍。

鉴于上述情况,建议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与地方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工作,有效解决普惠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建立以地方党委政府主导的工作推动机制。成立由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抓的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各省(直辖市)、市、县(区)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人大、人民银行、银保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惠金融与基层治理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工作协调。

同时,强化融合发展普惠金融的党建责任考核;完善普惠金融履职测评考核体系,明确将普惠金融纳入地方党政考核指标,并强化督查督办;落实基层普惠金融工作责任制,实行普惠金融整村推进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层层压实责任,督促各级普惠金融与基层党建“双推进”。

二是实行地方党建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由地方党委政府主导,广泛团结政、银、农等多方力量,构建党建三级共建模式,开展党委合作共建、支部协同共建、党员互助共建等党建共创活动。即农商银行党委与乡镇(街道)党委合作共建,落实产业普惠和公益项目普惠要求;农商银行各支行党支部与行政村(社区)党支部协同共建,落实集体经济普惠要求;农商银行党员与行政村(社区)党员互助共建,落实就业创业普惠要求。推动地方党组织与各农商银行构建工作联合体和发展共同体,在乡镇(街道)设立金融组织员、行政村(社区)设立金融协理员、村组网格设立金融联络员。

三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对普惠金融开放。加快研究政务系统与金融机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由政府指定牵头部门,推进金融、税务、工商、社保、海关、司法、市场监管等相关领域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开放,通过便捷的渠道、低廉甚至免费的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各类政务信息,助力银企、银户双方有效对接。

建设政府企业数据融合平台。以此次疫情防控中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地介入基层社会治理为契机,设立专门的法人企业,打通整合政府内部与大型企业通讯、支付、交通等数据,建设开发全国统一的数据融合平台。

四是双基联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银村合作、整村授信。地方党委政府与农商银行联合推进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建设,组织专班驻村开展宣传动员、信息采集、系统录入、民风评议、人行信用户等级评定等工作,建立金融需求信息档案,实现“走访授信”“存款、贷款、不良贷款盘底”“全员营销”三个全覆盖。

合作推广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健全村民积分评议、管理和使用机制,实行积分奖惩制度,将积分结果与授信额度、担保要求、利率优惠、荣誉评定、政治待遇、消费折扣等方面挂钩,推出基于积分制度的乡村振兴系列卡、特色贷款产品,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推广“政府增信+银政共管”模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行政管理优势,做好信用评价、贷后管理、农村土地抵质押物处置等全流程风险防范;政府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建立多种形式的涉农风险补偿基金、担保机构、保险等政府增信机制;开展失信联合惩戒,用好乡规民约、乡风评议等载体,助力农村诚信建设。

五是搭建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等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在地方党委政府主导下,创新建立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等多项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便民服务点,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帮助农产品打通集宣传、销售、物流、资金结算于一体的金融服务渠道,配套民生工程金融服务,并提供标准化的便民生活与社保、工商、不动产登记等智慧政务服务接口,持续加强对县域“三农”及小微企业的创新服务力度,建成一个从线下到线上、闭环式的“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普惠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积极参与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