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5月18日 > 总第443期 > B8 > 新闻内容
挖笋小事门道多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俞文阳

【农村金融时报】

笋,竹萌也。惊雷一响,春笋便从土里冒出尖来,再经春雨润泽,那裹着“蓑衣”的“大白肉”就是人间美味,油焖春笋,春笋炖肉,笋干汤便成为了百姓饭桌上最喜爱的“常客”,一口下去,便是最鲜嫩的春天。

要挖到村民口中的“黄须头”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行里的小年轻们进农村、知农事、讲农话、识农话,嵊州农商银行开展了金融指导员暖春暖心助力春耕备耕活动。在村民的带领下,一大波小年轻涌上山头,开始“巡山挖笋”,而我也是其中一位。

挖笋之后,我还总结了挖笋的小门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一把好的锄头,是挖不到一颗好笋的。如果锄头生锈,或许久没用,连接锄刀的地方就会松松垮垮,根本使不上劲,更别说拿来挖笋了。正如同我们青年员工,如果不能够持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一味吃老本,那我们只会慢慢“生锈”,被淘汰。所以,我们必须行动起来,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本周读一本好书等等,不断投资自己,未来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黄须头”笋,往往是还没有冒出土的。但是因为它的存在,周围的泥土会变得相对松软。一名优秀的挖笋师傅,往往能够通过踩在泥土上的感觉来判断这个位置有没有笋。如同我们银行员工,整天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去发现一些潜在的、优质的客户;需要我们有一张巧嘴再要有一颗巧心,要主动和客户进行良好的交流,解决客户的问题;需要我们有一双顺风耳,倾听他们的诉求,不断改进自身。在沟通中,我们增进彼此的信任,实现我们的价值。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很多同事都是第一次挖笋,对于挖的角度、深浅都不太清楚,对于笋的大小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所以一不留神就把笋挖断,或者挖的太深。为此,我们分工合作。眼力好的同事负责找,有经验的同事负责挖,力气大的同事负责拿“家伙”。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分工协作,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尝试,每一位同事都可以把它完好的挖出来。让我深刻的明白,只有做到既讲团队协作,也要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我们才能成为一支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