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4月13日 > 总第439期 > A3 > 新闻内容
农业银行架起怒江百姓致富桥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见习记者 李建菲 通讯员 梁志强

【农村金融时报】

怒江州位于滇西北,是一个集边疆、直过民族、高山峡谷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州内4个县(市)均属于“三区三州”地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一直以来,农业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渠道建设,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用心用情做实帮扶工作,助力怒江州打赢脱贫攻坚战。

“惠农通”普惠百姓

近年来,怒江州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不断推进,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金融服务需求一刻不能耽误。

但是,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大量增设物理网点并不现实。为此,农业银行通过惠农通服务点把金融服务延伸到各个安置点,填补金融服务空白。

2019年1月,怒江州泸水市大兴地镇七个村委会的355户贫困户1000多人走出深山,搬进位于维拉坝的易地扶贫安置点新家。在维拉坝易地扶贫安置点,农业银行为泸水唐学林核桃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设置了惠农通服务点。这个服务点每个月有上千笔业务,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同时,农业银行还为该合作社发放了50万元贷款,通过“银行+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搬迁群众增收。

从2011年开始,农业银行怒江分行累计投入约3000万元建设惠农通服务点,还在辖内四县(市)支行配备了惠农辅导员和移动金融服务车,开展流动金融服务,解决偏远地区百姓金融需求。

截至目前,农业银行怒江分行在全州255个行政村建立了562个惠农通服务点,在8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置了74个惠农通服务点。

该分行还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联网代征工作,方便群众参保缴费。

产业扶贫补齐短板

贡山县神田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是怒江分行重点支持的小微企业,建有初加工、烘干房等专业加工车间,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是当地的龙头企业。

该公司负责人向明告诉记者,务工人员都是附近的村民,产品主要以羊肚菌、蜂蜜、木耳为主。在扶贫政策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公司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羊肚菌等产品的种植和加工,公司发展逐步向好。

“这几年公司的效益越来越好,也带动了周边的农民来基地务工,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种植、入股分红、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向明介绍,2019年,该公司产品已入驻农业银行的“扶贫商城”,通过扶贫商城渠道销售1000多笔、26.7万元。

截至目前,农业银行怒江分行通过消费扶贫、直接购买等方式,帮助怒江州销售农产品840万元,辐射带动建档立卡户4353户。

“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农业银行怒江分行副行长刘圣君告诉记者,基础条件差、缺少支柱产业是当前怒江州脱贫攻坚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银行紧密围绕中央和地方政府规划,发挥自身的资源和平台优势,通过资金、渠道、产品等,补齐怒江产业发展的短板,带动农户增收。

近5年来,农业银行怒江分行累计发放贷款112.7亿元,在当地同业贷款份额占比33.12%,全力满足农林牧渔、交通运输和个人经营相关客户的资金需求,对“三农”、小微以及“两不愁三保障”等民生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逐年加大。

多管齐下注重民生

怒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自然灾害频发,加上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思想观念陈旧,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解决民生难题是怒江扶贫工作的头等大事。

为此,农业银行云南分行制定出台了《怒江分行脱贫攻坚挂牌作战工作方案》,注重在“造血式”扶贫的基础上,把融智与融志相结合,着重改变被帮扶地区百姓的观念和理念。

农业银行怒江分行将文化知识普及作为扶贫工作的切入点,设身处地为贫困群众考虑。例如,驻村工作组从修建公共淋浴间、教村民用冲水厕所等细节入手,帮助村民培养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更好地融入新生活。

对于部分生活困难的群众,农业银行计划与当地政府一道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并引导他们种植龙苞、重楼、草果等中药材和经济作物,规模化养殖山羊、土鸡等,帮助村民多途径增收。

此外,农业银行积极投身怒江州的爱心公益事业,先后资助190万元支持修建福贡县中国农业银行(腊乌)希望小学和修缮丙中洛中学;筹建“金穗圆梦”助学金,资助帮扶村大学生;支持各级政府开展公益活动,累计筹措资金上百万元。

农业银行怒江分行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对挂钩扶贫村累计发放贷款831.6万元,捐赠资金物资价值71.4万元,帮助5个挂钩贫困村8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920人脱贫。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