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4月13日 > 总第439期 > A2 > 新闻内容
 ——访河南辉县珠江村镇银行董事长郭美武
践行普惠金融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坚持“小而美”的发展方向,实现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是当前村镇银行发展的目标。村镇银行应如何坚守县域,并支持、引导、督促分支行坚守县域?如何克服村镇银行单体规模小带来的不利因素?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南辉县珠江村镇银行董事长郭美武。

《农村金融时报》:村镇银行应如何坚守县域,并支持、引导、督促分支行坚守县域?

郭美武:我行专注本地乡镇和农村,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保障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基础金融服务可得性和适用性,有效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着力提升和改善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这样,既符合政策需求,又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相关政策扶持,实现了银行的商业可持续。

同时,我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近年来,依托“珠江·一家亲”“免抵押、全家人签字即可贷款”的产品优势,进一步加大30万元以下小额信贷投放力度,户均贷款余额逐步降至10万元以下。过程虽然很辛苦,但结果比较可喜,授信风险大幅下降,资产质量有效提升,不良率维持在0.5%左右。

此外,我行科学规划、全面支持、定向考核,确保分支机构不走偏,并成为全国首批15家“多县一行”试点行之一,获准在邻近辉县的获嘉县和原阳县设立支行。

截至2019年末,获嘉支行贷款余额3.42亿元、贷款户数4179户,原阳支行贷款余额4.5亿元、贷款户数5224户。半年的时间,两支行累计为当地“三农”小微客户投放贷款约8亿元,支持户数9400余户,户均贷款仅8.5万元,其中90%以上客户为首次获得银行贷款的“全新客户”。

《农村金融时报》:村镇银行应如何克服单体规模小带来的不利因素?

郭美武:我行坚持走村串巷、敲门入户宣传,宣讲村镇银行性质、普惠金融产品及优惠政策,每个支行对所在乡镇要做到地毯式全覆盖扫村扫街。

近年来,我行已累计举办各种活动万余场,惠及百余万人次,拉近了和居民、村民的距离,成为老百姓放心、信赖的“百姓银行”。我行坚持开展“珠江公益行”活动,在回馈社会的同时,获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

《农村金融时报》:当前应如何提升村镇银行抗风险能力?

郭美武:村镇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抗风险能力:首先,应坚持依法合规运营,将其视为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底线和红线,同时也是有效预防各类风险的最根本信条。

其次,应进行全面风险控制,积极培育“小而美”的企业文化,在践行小额信贷主业的同时,有效规避大额信贷不良造成的致命风险。我行对客户经理的考核,以放款户数为主要参考指标,淡化金额的考核,可以有效控制过度授信风险。

再次,应保证业务可持续发展,强化资金管理,并且和发起行签署“流动性协议”,有效降低流动性风险。截至目前,我行储蓄客户超15万户,贷款客户近3万户,上门客户是获客的主要方式,保证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应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全面风险控制,在业务上做到可持续发展,确保我行在支农支小、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拥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保证商业可持续。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