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有粮有肉吃喝不愁”,“猪粮安天下”目前猪肉消费在我国肉类消费中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猪肉作为城乡居民菜篮子重要产品,在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群众生活、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指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与以往的一号文件不同的是,今年的一号文件把生猪生产专门列项,要求加快恢复生猪生产。这也表明国家已把当下生猪产业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
“针对2019年以来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出现的波动,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价保供政策举措,但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必须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2019年4月份以来,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一些地方不当禁养限养等因素影响,生猪生产严重滑坡,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其他食品价格上涨,给群众生活和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带来较大影响。为此,国家多部委持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生猪产业发展,各地政府亦纷纷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确定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组合拳的推动下,生猪生产、猪肉供应情况出现好转,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养殖场户补栏增养积极性明显提升。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2019年底实现了生猪止降回升、元旦春节期间猪肉市场基本稳定的目标。从生产监测的数据来看,逐月环比数都在提升,特别是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都在有序恢复。
比如在生猪调出大省辽宁,在扶持政策引导下,各地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屠宰加工企业的积极性高涨,生猪存栏量持续回升,元旦前夕全省有意愿开工建设的投资500万元以上规模猪场达106个。
对于如何落实好生猪恢复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是要压实地方责任,督促各地抓好目标任务落实。落实“省负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督促省区市将任务分解到县。要求主产省份要积极发展生猪生产,做到稳产增产,主销省份要确保一定的自给率。
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障猪肉供给。比如,指导东北地区扩群增养,南方地区尽快遏制下滑趋势,赴主产区和主销区督导调研。
其次,推进各项扶持政策落实落地。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抓紧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动物疫病防控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之前部分地区盲目扩大禁养区划定、限养区等同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以防治污染的名义对养殖场进行无条件拆迁问题,杨振海特别提到,要纠正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和搞“无猪市”“无猪县”问题。
在抓好疫病防控方面,他表示,要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发进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防疫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疫情不反弹。
在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上,他强调,要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散养户的防疫服务,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
杨振海还表示,为更好推进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将配合银保监部门进一步落实生猪政策性保险,扩大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覆盖面,降低养殖风险。
韩长赋表示,未来随着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地,市场行情拉动,生猪生产一定会逐步恢复。猪肉等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是小康建设成绩单上不可缺少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