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1月20日 > 总第431期 > B8 > 新闻内容
记忆中的煤油灯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周莉斯

【农村金融时报】

一天晚上家里停电,婆婆翻了半天也没找着一根蜡烛,无奈之下我们用手机照明勉强洗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之际,我想起了小时候用的煤油灯。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弟弟出生后我就跟了爷爷奶奶睡,爷爷奶奶是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所以生活异常节俭,我不记得那时别人家是不是有灯泡,反正我印象里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用的都是煤油灯。煤油灯是爷爷自己做的,“主体”是一个玻璃药瓶,在药瓶的塑料盖中间取一个洞,穿一根铁管,在铁管中间穿一根用棉花做的灯捻,做成后在瓶中加上煤油就可以了,这个灯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晚上供我写作业用。

那时候在村里上小学,晚上上完晚自习后已经八九点钟。迎着呼呼的北风,回到家里,就看到奶奶点着一盏煤油灯,坐在床上,有时在缝补东西,有时就那么干坐着。我知道,她是在等我。“丽,回来了,冷不冷?赶紧坐被窝里奶奶给你暖暖。”“我不冷,奶奶,我还要写作业呢。”于是,煤油灯就从床边挪到了我写作业的桌子上。说是写作业,其实老师布置的作业早已写完了,我是利用晚上的时间温习白天的功课,把白天学到的重点和做错的题整理、归纳,加深印象。奶奶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我,那时的家里没有暖气,没有油汀,没有空调,但是有奶奶的陪伴,有煤油灯的光亮,有我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我竟一点都不觉得冷。有时,由于靠的太近或者稍不注意,头发会被煤油灯烧着,这时奶奶会心疼地说:“哎呦,这么漂亮头发被烧着了,奶奶心疼。”“没事,奶奶,烧焦可以再长。”就这样,我和奶奶说说笑笑进入梦乡……

后来,家里条件稍好,父亲给家里扯了电线,安了灯泡,但爷爷奶奶不舍得开,说是费电,而我也习惯了煤油灯的陪伴,所以晚上写作业,还是会点上煤油灯。我与煤油灯相伴的日子,至少也有七八年之久。直到上了初中住校后,煤油灯才正式从我身边“退居幕后”。

现在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但我却不时想起小时候用过的煤油灯。当年煤油灯荧荧之光,驱散了孩提时代乡村夜幕的阴霾,灯盏光线虽然微弱,却是我心中渴望的无限光明,也是我和奶奶相依相偎的温暖见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