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1月20日 > 总第431期 > B7 > 新闻内容
产业资源型县域金融扶贫应做到“四个着力”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尚磊 赵泽轩

【农村金融时报】

目前,从“产业资源型”县域金融扶贫实践视角看,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仍受制于扶贫资金投入可持续性差、扶贫承贷款主体不规范、扶贫项目建设推进慢及金融资源在产业扶贫的集聚能力较弱的束缚和影响,不同程度制约了产业金融扶贫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实现金融扶贫脱贫“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必须突破路径障碍,从“四个着力”上展现产业金融扶贫责任与担当。

一是聚焦政府增信、银行授信、财政贴息、扶贫再贷款专项资金支持,缩小资金获取与实际需求差距,着力形成产业扶贫项目和扶贫需求稳定支持的“金融供给”路径。围绕产业扶贫目标,充分挖掘现有金融扶贫潜力,在信贷资金供给、政策保障措施及扶贫信贷创新等关键环节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模式, 有效满足贫困户信贷需求,实现扶贫信贷的开发式“输血”和“造血”。

二是依托“公司+基地+贫困户+信贷”模式,有效解决产业扶贫资金管理、规模效益低下问题,着力形成产业链金融扶贫“资金整合”路径。拓宽扶贫资金投入渠道,采取“政府拿一点、项目捆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多元化筹措扶贫资金。创新财政补贴方式,将扶贫办、财政局等部门的补贴资金整合起来,利用财政资金建立和扩大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分担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对有带动力、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予以就业补贴及贷款减免息政策,通过“政府+银行+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或“龙头企业+土地租赁流转+农村人口就业”等多种方式,带动连片特困区相关产业链发展。

三是加强扶贫政策对接,严格规范承贷主体,加快项目推进,着力形成产业扶贫资金使用衔接的“承贷承还”路径。充分发挥扶贫贴息贷款的扶助作用,推广农户扶贫联保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把支持贫困群体劳动力转移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合作。探索符合职业教育培训特点的贷款管理办法,结合订单式、定向性劳动力转移培训,采取由用工单位、培训基地统一“承贷承还”的方式,向参加职业培训的贫困农民工提供信贷支持。创新“信贷+保险”等模式,采取“贫困农户联保+担保机构担保+经济合作组织担保”或“贫困农户联保+龙头企业担保+担保机构担保”多级信贷担保,规避信贷风险共厄。

四是优化贫困地区金融发展环境,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加速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与聚焦,着力形成深度融合、多向赋能“信用共建”路径。加强贫困地区信用信息建设,探索建立贫困区信用评价机制,推动信用评价结果与贷款管理相结合。坚持普惠性、公益性、服务性、共享性和持续性原则,大力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不断增强贫困户对金融机构信贷产品、理财产品和金融诚信等方面的认知,切实提升贫困地区金融生态建设,形成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聚焦优势。

作者单位:河南西峡农商银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