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滕兴国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东费县农商银行注重信贷产品创新,全力打造“信贷超市”,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拓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广度和深度,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建设注入金融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利用“信贷超市”,该行突破了传统上主要依靠客户资产进行额度评估的模式,创新锚定客户身份的优惠,实现便捷融资模式和对不同客户群体全流程简化、专属服务。
近年来,该行先后推广了以客户职业为类别、以客户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客户身份经历为重点参照的多个产品系列。
该行重点筛选符合信贷政策且属于乡村振兴样板村的党员,确定他们为党员信用贷重点支持对象,对党员精准“画像”、提前授信,为诚信党员发放全流程在线办理的信用贷款,实现“以身份授信、以身份促信”,逐渐建立起适合所在乡镇情况的信贷超市服务新体系,做到用实实在在的信贷政策倾斜及踏踏实实的金融综合服务,形成支持乡村振兴的正面舆论氛围,助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该行积极对接政府相关数据平台,开创政务信息共享机制,并充分利用社会公共信息,对辖内军人军属、党员、教师绘制分布地图,逐户深入了解融资需求,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各网点结合自身特点,自上而下搭建信贷超市服务体系,形成强健“骨骼”,并从经营机制上持续加力,进一步疏通“血脉”,促进信贷支持乡村振兴顺畅运转。
此外,该行针对信贷超市业务,建立起了经营、管理、风控协同有力的推进机制,围绕综合服务、统计核算、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专项贷款规模、专项考核激励、专门费用配置、差异化信贷政策、专业化授信审批、风险联防联控等手段,不断完善经营机制,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费县马庄镇芍药山乡绿缘核桃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吕东创建了核桃山谷种植、深加工基地,并在县城开设了经营品牌体验店。最近,她又动起购置农作物植保设备的心思,想用新设备帮助降低规模种植人工成本。然而自己经营资金无法满足投资设备的一次性支出,吕东很是烦恼。
费县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闻讯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并根据吕东“沂蒙好青年”荣誉,向其推荐了“乡村好青年”产品。次日,吕东到该行网点申请获得了期限三年的100万元授信。资金在授信额度内随借随还,大大降低了融资的利息成本。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吕东的经营发展进一步加速。
该行信贷超市战略的落脚点和实施核心是产品创新、移动金融,以省联社搭建的“移动办贷”平台为支撑,由单一依靠网点受理客户贷款申请到精准营销走访、上门采集信息及受理贷款,增强客户黏性和认同,拓广拓深经营空间。该行正充分运用“创新+场景”思维,运用量身定制、移动办贷、限时办结模式,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打造信贷超市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