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钬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江苏东方农商银行严格落实监管要求,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全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切实维护农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纳入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逐步完善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不断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
提升工作质效
东方农商银行专门成立消费者投诉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完善董事会审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工作制度、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消费者投诉处理工作制度等制度办法,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设及发展战略。
东方农商银行指定监察部门为消费者投诉管理责任部门,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投诉认定、分类、统计流程。按照总行统一规定,41家支行均在明显位置放置消费者投诉登记簿,公布消费者投诉电话,畅通投诉处理渠道,优化投诉处置流程,明确3个工作日的答复时限,妥善处理金融消费者的投诉。同时,该行定期分析研究客户投诉、咨询热点,及时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提出整改措施,重点改进运营机制、操作流程等,切实提升文明服务质量和水平。
2019年,东方农商银行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人民币流通服务进景区”“金融知识万里行”等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80余场次,受益人群达5万人次。
在金融消费者接受产品和服务时,东方农商银行坚持为客户保密的原则,对网上银行系统、征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采取设置访问权限,限定查询范围。定期开展运营督导检查,确保每笔柜面业务账务清楚、办理无误。柜面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只收集与其所办业务相关信息,防止客户信息被违规查阅、复制或修改。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按照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如实告知原则,充分揭示风险。该行与公安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防范电信诈骗。2018年以来,累计阻止电信诈骗14起,切实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提供优质服务
围绕改善网点服务环境、塑造员工职业形象、规范员工服务流程、强化员工厅堂营销观念、加强网点团队建设5个方面,东海农商银行启动了6S标杆网点建设,实现包括农区网点在内的41家支行标杆网点全覆盖,网点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针对农村边远地区、身体条件不允许来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特殊客户群体,该行在合规前提下,建立特事特办应急机制,主动上门办理业务。截至去年12月末,该行累积提供上门金融服务734次。
该行还在全辖乡镇、村推广村村通、POS、收银宝、易贷通卡、薪资卡等方便实用的支付结算工具;搭建系统平台,提供水电费、有线电视费、社保、税收等代扣代缴业务。2018年以来,该行积极参与连云港社保卡发行,累计发放社保卡27万张,且95%以上为辖内农户,切实承担起广大农村地区百姓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
近年来,该行加大“阳光信贷”对广大农户的普惠授信覆盖面,完成辖内5.36万户农户普惠建档,建档面达100%。农户授信率从2016年的不足5%提高至2019年末的30%,普惠金融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东方农商银行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贷支持倾斜力度,提高金融扶贫精准度。2016年以来,该行向辖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810万元,惠及140余人次。
金融产品创新是东方农商银行金融扶贫的有力抓手。围绕农户消费结构升级和经营需求,近三年来,东方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安居贷”“民宿贷”“电商贷”“农机贷”“紫菜贷”等20余款扶贫助农信贷产品。
该行梳理了40余款零售类产品和25款公司类产品,整合成美丽乡村、幸福生活、幸福分期等7个系列,基本实现辖内“三农”和小微客群信贷需求全覆盖。针对农民特别是贫困人群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的情况,该行在农区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近三年累计发放1.5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积极响应国家降低融资成本的号召,近三年小微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平均利率下调2.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