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8月18日 > 总第697期 > A1 > 新闻内容
以金融活水润民营经济之田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到吸纳就业的广阔平台,从活跃市场的关键因素到促进产业升级的积极推动者,民营经济的身影无处不在,其作用无可替代。

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银行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支持力度和服务质量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着力拓宽融资渠道是银行服务民营经济的核心抓手。长久以来,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制约着民营经济发展。银行应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创新融资担保方式,让民营企业能凭借供应链、自身资产资源顺利获得信贷融资。与此同时,银行要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与相关部门协同维护企业信用信息,及时更新涉诉情况,防止因信息滞后阻碍民营企业融资。

优化金融服务是银行支持民营经济的有力举措。在信贷审批方面,银行要持续优化繁琐的流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精准评估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与还款能力,简化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使民营企业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急需资金。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要精准贴合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与资金需求。例如,针对科技型民营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特点,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专属产品;针对贸易型民营企业资金周转快的特点,设计循环贷款等灵活产品。另外,银行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知识普及力度,通过举办培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线上推送金融知识等多种方式,帮助民营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各项支持政策,运用各类金融工具,防范金融风险。

在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银行还需把握风险管控与信贷投放的动态平衡。银行在开展业务时,需合理评估民营企业的风险,不能为追求规模而忽视风险,更不能因畏惧风险而对民营企业“惜贷”“拒贷”;应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全面考量企业经营状况、市场前景、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准确识别风险。对于暂时遇到困难但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银行要伸出援手,通过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银企共赢。

在支持民营经济“出海”方面,银行同样大有可为。银行应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如贸易融资、外汇交易等,助力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顺畅结算,降低汇率风险;同时,加强与海外金融机构合作,为民营企业在境外进行投资、并购等活动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帮助企业了解当地金融市场与政策法规,解决跨境金融难题。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支柱,应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金融领域的精彩篇章,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