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8月11日 > 总第696期 > A7 > 新闻内容
山西乡宁农商银行 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西乡宁农商银行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的需求,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村经济繁荣与农民生活改善,在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助力花椒产业发展

山西乡宁县史家沟村是远近闻名的“花椒村”,20多年前,史家沟村就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产业,王军泽就是众多种植户的其中一员。王军泽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原先他只是种植花椒树,后来当地种花椒的村民越来越多,他就开始收购花椒,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他找到了乡宁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提出贷款申请,该行经过实地调查后,很快就走完了审批流程,为他办理了10万元贷款。

“最初是10万元授信,后面又增加到20万元的授信,多亏了有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让我有足够的资金大量收购花椒,把自己生意做大的同时也带动了花椒种植户增收。有农商银行做后盾,我对以后的发展非常有信心。”王军泽说。

乡宁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乡宁县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企业众多,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型山区县,县域经济活跃。但另一方面,农民依旧占全县人口的大多数,增收渠道有限,对金融支持的需求十分迫切。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该行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以精准的服务定位、扎实的工作举措,持续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

创新金融产品

为充分掌握“三农”的详细情况和需求,乡宁农商银行借鉴之前信用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着力构建标准化、可量化、可行性的授信体系,将金融服务基础扎得更深、更实、更牢固。为了全面摸清情况,乡宁农商银行借鉴公安系统“枫桥经验”,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将全县130个行政村、11个社区、6.23万居民、3000余户商户划分为190个微网格,全员认领网格,做到“人人有网格、户户能对接”,授信责任到人。

在划分网格后,该行引入“3D地图+电子表”的方式,联合测绘公司对全县130个行政村开展航拍测绘,形成局部的“村情图”“民情图”,构成了整村授信的“网格一览图”。对每户村民、商户、小微企业实行“一户一档”,建立“白、绿、红、灰、黑”五类名单“一张表”“一本账”,建立起村委、商圈客户授信信息明细台账,对每户村民、商户、小微企业信息做到一清二楚,为全面授信打下坚实基础。

该行根据摸排掌握的翔实数据和群众多样化需求,“量体裁衣”创新金融产品,着力打造零售产品“超市”,先后推出农户“农e贷”、小微企业“兴隆贷”、个体工商户“e商贷”、财政贴息的“妇女创业贷”、公职人员“薪e贷”等信贷产品,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针对乡宁县域实际情况,乡宁农商银行积极将金融工作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把信贷资金重点投放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领域。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乡宁农商银行最大限度减费让利,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一方面,积极申请支小再贷款,用更优惠的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优化利率定价办法和定价机制,同时紧跟市场LPR行情,先后多次优化下调贷款利率,为562户企业减少利息支出6500余万元,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和负担。

该行还主动减免不动产抵押登记费、评估费等融资环节相关费用,累计为88户企业减免不动产抵押登记费3.98万元、评估费56.97万元,杜绝收取利息之外的其他费用,为企业融资减负,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贵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