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长灵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邮储银行永丰县支行立足“三农”服务定位,以产品创新为抓手、以信用体系为支撑,聚焦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通过推广“信用贷”“产业贷”“极速贷”等特色产品,为农户、家庭农场主破解融资难题,激活乡村产业活力。
截至6月底,该支行累计投放个人贷款超3亿元,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800余户,金额超7亿元,让产业旺起来、乡村富起来。
荒土丘结出“黄金果”
走进江西永丰县上溪乡高山黄桃园,一排排桃树整齐排列,近日,这里30余亩早熟黄桃率先丰收。但谁能想到,几年前这还是片闲置的荒土丘。“多亏邮储银行的‘产业贷’,这里的种植面积扩大了70亩地,还配上智能灌溉系统。”种植户黎小强一边麻利地将刚摘的黄桃放进周转箱,一边笑着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2016年上溪乡引进高山黄桃种植,黎小强首批在5亩荒土丘上试种,却因70万元资金缺口“卡了壳”。邮储银行永丰县支行三农信贷客户经理上门走访后,结合黄桃产业特点推荐了“产业贷”,短短几天就为黎小强授信了70万元,他当即支用了60万元。
“有了资金,农户敢想敢干了。”如今,黎小强的桃园从当初的5亩扩至75亩,注册了“上溪高山黄桃”商标,与3家商超签订直供协议。在他带动下,周边80户农户开垦荒丘加入种植,形成了3500亩黄桃产业带。
据统计,今年全乡黄桃总产量可超150万斤,产值突破1200万元,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曾经的荒土丘,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结出了“黄金果”,成了带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穷山沟变成“金窝窝”
“不用抵押担保,手机点一点就到账30万元,这信用贷款真是及时雨。”永丰县君埠乡杜溪村莲子种植大户陈学看着手机里的到账信息,激动地对记者说。陈学今年承包了180余亩莲田,眼看施肥期临近,购肥资金却没了着落,最终,邮储银行“线上信用户”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正值盛夏,君埠乡连片莲田荷花盛放,周边游人循香而至,昔日寂静的山沟成了“打卡地”,农家乐座无虚席,莲子羹、炒莲梗成了必点招牌。眼前的热闹景象正是金融活水浇灌的成果——从零散种植到连片莲田,从借钱难到信用贷快速审批。陈学对丰收颇有信心,按干莲近80元/公斤、莲芯180元/公斤计算,一亩收入可达5000元,今年收入将突破90万元。
依托邮储银行“信用村建设+”模式,如今全乡莲子种植已超2000亩,500余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昔日种粮难脱贫的穷山沟,成了远近闻名的“金窝窝”。
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20万元‘极速贷’到账那晚,我连夜订了10万株菜苗。”郭先生望着连片大棚满眼憧憬——这笔无须抵押的贷款,让他从“想扩大”变成“能扩大”。作为当地首批规模化家庭农场,他曾因“没抵押、贷款难”犯愁,直到支行客户经理推荐“极速贷”,手机扫码即获20万元授信。
有了资金,郭先生的种植面积从30亩扩至80亩,引进西蓝花、圣女果、美都西瓜等高端品种,建起冷链仓储。棚外,正值西瓜上市旺季,工人们正穿梭在瓜田与货车之间,有的弯腰采摘熟得发亮的大西瓜,用手轻轻一拍便听到清脆的“咚咚”声;有的合力将圆滚滚的西瓜搬上货车;还有的忙着点数、记账,汗水浸湿了衣衫,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现在每天光西瓜就能外销2000斤,加上大棚里的蔬菜,年纯收入可超20万元。”郭先生笑着说。
他还带动10户农户注册家庭农场,成立合作社,统一育苗、销售,形成“大户带小户”格局,让更多农户跟着当起“家庭农场主”。邮储银行永丰县支行以“极速贷”等产品精准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针对六大富民产业“一户一策”授信。如今,全县家庭农场带动农户就业超3000人,这些敢闯敢干的家庭农场主,成了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通讯员刘建平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