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8月11日 > 总第696期 > A3 > 新闻内容
金融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要精准发力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释放出促进农产品消费的积极信号,其中“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创新,助力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成为重要议题。

在此背景下,金融力量的深度介入,不仅为冷链物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更将成为产业升级的加速器。那么,金融机构该如何精准发力?

在产品创新层面,应针对冷链物流的特点,量身打造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重点支持产地预冷库、冷藏车、冷库信息化系统等关键环节。贷款期限可适度拉长、利率给予优惠,并探索“以项目未来收益权质押”等灵活担保方式,降低融资门槛。对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可通过再贷款、贴息政策,进一步压降融资成本。

同时,金融机构可试点“保险+信贷”组合,开发冷链物流责任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分散经营风险,提升信贷投放意愿。

此外,可依托区块链技术打造“供应链金融”产品,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破解“融资难”。

在科技赋能方面,金融机构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手段,实现对仓储温度、运输轨迹、货物品质等关键数据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构建精准的风控模型,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更合理的授信额度和更安全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还可以主动携手地方政府、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构建“财政+金融+产业”的多方协作生态圈,形成合力。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金融的持续赋能。随着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发力、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我国冷链物流“断链”“高损耗”等难题有望逐步化解,更多优质农产品将安全、高效地抵达消费者餐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