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西太谷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地方发展战略,积极与政府携手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通过为玛钢企业量身打造“专精特新贷”“产业贷”“税易贷”等专属信贷产品,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玛钢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推动当地铸造业向绿色产业集群迈进。
赋能特色产业绿色转型
走进山西龙成玛钢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全自动再生砂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这条全自动再生砂生产线将废砂综合利用率提升了85%,处理成本较改造前下降20%,产品合格率提升8个百分点,订单量同比增长10%。”公司相关负责人韩利民说,“这条生产线能顺利投产运营与农商银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韩利民表示,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传统玛钢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大量废(旧)砂处理已成为玛钢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公司每年产生的废(旧)砂多达9万吨,处理费用每吨在20元以上,为公司增加了巨额成本,制约着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但环保设备升级所需的千万元级投入更让公司资金链绷紧,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收缩等多重压力,公司一度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
太谷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日常回访中了解到公司需要资金实现绿色转型的现状后,迅速启动“专班对接、专属方案、专项审批”的三专服务模式,深入实地查看生产车间、分析财务报表,全面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资金缺口以及在绿色转型中的痛点问题。该行为公司打造了专属服务方案,以“惠企贷”产品为依托,将贷款额度提升至4000万元,同时,开辟专项审批通道,仅用15个工作日就将贷款发放至公司账户,助力智能生产线顺利投产运营。公司实现了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的双提升,并成功获评“环保绩效A级企业”。
金融 “组合拳” 激活发展新动能
太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更好地助力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该行抢抓玛钢专业镇建设机遇,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构建了“政策链、产品链、服务链”三条“专业链”,全面激活玛钢专业镇发展动能。
该行实施“专人跟进、专岗管理、专项资金”的“三专”政策。由总行党委书记跟进,将支持玛钢专业镇情况纳入党委会和周例会议题内容,围绕经济形势、环保政策、产品利率等内容进行全面研究、部署、推进;在总行机关乡村振兴事业部和服务玛钢专业镇的支行同步设置服务专岗,着力抓好市场调研、信息收集、政策宣传、售后服务等工作,并同步为辖内玛钢企业工人开展批量授信活动,让客户享受到“专业且专注”的服务;根据产业规划、融资需求等情况,单列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扶持绿色转型项目清单和专项信贷资金,出台多个专项政策支持方案,以科学、稳定、高效的政策链为玛钢专业镇赋能助力。
该行在详细调研全区112家铸造企业的基础上,推出“惠企贷”“诚易贷”“产业贷”“乡亲贷”等多款通用型信贷产品。在定制化管理上,针对部分在外经销玛钢的小微企业主量身定制“诚易贷”产品,纯信用授信300万元,通过抵押或担保可最高授信500万元,发挥农商银行“决策流程短、业务审批快”的体制机制优势,实现普惠型贷款当天申请当天发放。根据客户与农商银行的合作年限、存款贡献度、利息贡献度、代发工资等合作情况给予利率优惠、额度提升。
此外,该行坚持“主动向政府汇报、主动对接行业协会、主动收集客户信息”的“三主动”原则,积极争取太谷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并构建了“机关对接政府、支部对接玛钢协会、党员对接具体客户”的党建助力业务发展全新格局。组建13个走访调研小分队,走访了26个省市的玛钢管件批发市场,面对面宣讲优惠政策及特色产品,实地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全面满足玛钢企业上下游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