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8月04日 > 总第695期 > A5 > 新闻内容
农行呼伦贝尔分行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10年前,我从农业银行陈巴尔虎旗支行贷款10万元,买了几百只羊羔,加上自有的羊,共养殖近1000只羊,从此开启了畜牧养殖创业之路。今年又从农行获得120万元‘循环贷’,不仅改造和扩大了养殖棚舍,还安装了水电暖等设备,草场达到3万多亩。”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阿茹贡畜牧养殖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谭建军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10年前,谭建军的养殖收入每年20万元左右,如今,他每年出售羊羔和成品牛等综合效益达250万元左右,翻了十倍还多。“这都得益于农业银行呼伦贝尔分行近些年持续的信贷支持。”谭建军说。

近年来,农业银行呼伦贝尔分行深耕“三农”沃土,以精准金融服务为笔,以创新举措为墨,持续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能”。该分行始终将县域作为服务“三农”的主战场,锚定“县域领军银行”目标,持续加大人力、资源倾斜力度。通过优化县域机构设置、充实基层服务团队,将骨干力量下沉至旗县网点;同时推行减费让利政策,减免涉农贷款相关手续费、降低融资成本,让农牧民切实感受到“金融温度”。

同时,该分行紧扣乡村发展需求,针对农牧民、农村企业多样化资金需求,为其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创新推出惠农e贷商户贷、乡旅贷、固边贷、订单贷等特色产品,实现“需求在哪,产品就跟到哪”。截至目前,全市专项涉农贷款余额达27.83亿元,较年初新增11.95亿元,精准滴灌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为乡村经济发展添柴加火。

为优化服务模式,打通金融便民“最后一公里”,该分行上线3家“三资”管理平台,布放217个惠农通服务点,以科技为翼,推动金融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更助力乡村实现精细化管理,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为让金融服务更接地气,该分行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推广“现场+远程”作业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农牧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金融服务。目前,“现场+远程”模式贷款用信余额超1亿元,真正打通了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的“毛细血管”。

与此同时,该分行还以“整村推进、批量建档”为抓手,组织党员先锋队队员深入村屯开展驻村办公,精准对接“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经营户。今年上半年,新增农户建档8678户,农户贷款余额达63.97亿元,增量20.31亿元。

此外,为进一步拓宽服务覆盖面,该分行将“金融副主任+e推客”模式作为扩大服务覆盖、助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目前已为10个旗县的686名金融副主任开展业务培训。通过该模式,累计推荐客户5056户,为农牧户预授信7.24亿元,实际用信超3亿元。

“我行立足地方特色,持续强化对呼伦贝尔粮食主产区及重点农牧业旗县的信贷支持,为保障种植、养殖的稳产保供筑牢金融基石。同时,我行积极落实差异化金融政策,通过投贷联动、银团合作等创新模式,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向乡村牧区延伸提供多元化融资方案。此外,我行还着力优化联农带牧金融模式,并保持对脱贫地区的信贷资源倾斜力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农业银行呼伦贝尔分行行长成强表示。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农行呼伦贝尔分行累计向9.69万户农牧户投放贷款181.55亿元,年均增量超10亿元。

(通讯员陈靖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