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8月04日 > 总第695期 > A3 > 新闻内容
探索多元化金融服务路径 提升农机贷款可获得性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李美丽 余连斌

【农村金融时报】

——访农行云南玉溪分行副行长邓迪泉

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既是建设制造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也是建设农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关键支撑。近年来,农行云南玉溪分行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使命,围绕农机装备补短板各项部署,大力加强金融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了解该分行支持农机装备发展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农行云南玉溪分行副行长邓迪泉。

记者:针对农机装备购置、租赁或升级等,贵行提供了哪些特色信贷产品或金融服务?这些金融支持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邓迪泉:针对农机装备购置、租赁或升级,我行提供特色信贷产品,在对公贷款方面,主要有固定资产贷款、科创贷、科技e贷、抵押e贷等;在个人贷款方面,主要有惠农e贷、助业贷款等。截至6月末,全行支持农机相关对公贷款4424万元。

对农机相关领域的支持,是我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一项具体举措。此举不仅促进了区域农业技术升级,也对我行改善信贷结构、促进信贷业务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农机作业季节性强,加之农机装备作为抵押物,存在估值难、处置难等问题,导致农机贷款风险相对较高。贵行如何应对?开展了哪些探索?

邓迪泉:农机贷款作为一种特殊的涉农信贷产品,其风险特征与传统信贷业务存在显著差异。面对农机贷款领域的多重风险,我行通过金融科技赋能、风险分担机制创新和贷款方式优化等手段,显著提升了农机贷款的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

在金融科技方面,我行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应用于线上产品,实现了业务受理、审批到放款的全流程线上办理。

在贷款方式优化方面,我行针对农业生产现金流季节性强的特点,推出了“随借随还、按日计息,一次性还本、按月付息”等灵活的用款、还款方式,有效缓解农业企业、农户贷款成本压力。

在风险分担机制创新方面,我行深入探索与政府增信、担保公司的合作,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依托农业担保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构建了“银行+担保+财政”的多层次风险分担体系,切实解决农业企业、农户缺乏抵押物的难题。

记者:下一步,贵行在支持农机装备发展方面有哪些规划?将重点聚焦哪些类型的农机装备或服务场景?

邓迪泉: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银行,县域和乡村振兴一直是我行重点信贷投放领域。在支持农机装备发展领域,我行将结合总行、省分行政策,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做好信贷产品创新推广。对农业产业化龙头、科技型等优质小微企业,利用好科技、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政策,逐步提升信用贷款占比。

二是推广产业链金融覆盖。加大云天化、云菜集团、神农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对接,围绕核心企业授信,推广产业链金融覆盖,为上下游农机相关企业融资提供新模式、新通道。

三是提升绿色智能农机贷款投放力度。围绕老旧农机淘汰更新、新能源碳减排农机装备生产、制造等重点领域和企业,加大对接力度,做到能投尽投。

四是用好央行科技创新再贷款、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政策性工具,为老旧农机更新、智能农机采购提供优惠利率贷款,降低企业、个人融资成本。

总而言之,作为玉溪市服务“三农”、乡村振兴和绿色金融的排头兵,我行将持续做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工作,为全市农业智能化、绿色化、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