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西沁县农商银行牢记金融服务“三农”初心使命,深耕农村市场,用实际行动诠释地方金融主力军责任与担当。该行根据不同农业主体差异化需求,将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源源不断送到田间地头、送入合作社棚舍,为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
沁县南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沁县牛寺乡南涅水村,合作社负责人张建明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东风,合作社也迎来发展“跨越”期,两个标准化猪棚年可出栏2400多头生猪。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饲料采购、防疫保障等经营成本也相应增加不少,存在一定资金周转压力。
沁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常态化走访中了解到合作社现状后,主动上门对接,对合作社经营规模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进行调研。基于合作社扎实的产业基础、稳定的出栏计划和良好的信用记录,该行迅速开启信贷绿色通道,为其量身定制高效便捷的融资方案。短短两日内30万元信贷资金就迅速发放下来。
“这30万元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这笔资金主要用于购买优质饲料、疫苗药品及支付日常水电、人工开支等,为合作社稳健运行注入强劲动能。今年合作社预计生猪出栏收入能达到50万元左右,农商银行的支持让我们抓生产、拓市场更有底气了。”张建明说。
为更好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该行紧盯农牧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主体,逐户了解资金需求,并实行“台账式”管理,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有效推动养殖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同时,该行创新推出“农机贷”“粮易贷”等专项信贷产品,给予利率优惠,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此外,该行不断优化服务模式,通过“整村授信”等举措,将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源源不断送到田间地头、送入合作社棚舍,用实际行动诠释地方法人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为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该行组建金融服务小分队,深入商圈、园区等重点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对接活动,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并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推出“晋享e贷”“码商贷”“工薪贷”等信贷产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信贷方案。同时,该行不断优化信贷服务流程,简化办贷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因户施策、特事特办,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该行变“坐门等客”为“主动服务”,深入社区、街道、企业和商户聚集地,面对面了解客户金融需求,主动对接小微市场主体。通过走访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及时了解客户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灵活运用各类产品,力争留住存量客户、吸引新客户,积极引导老客户带动新客户。
以“晋享e付”商户为切入点,该行积极开展客户走访工作,利用电话、微信和上门等方式,建立客户走访台账,及时掌握客户金融需求,为下步营销方向做准备,不断提升客户转化率。进一步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有效带动客户数量持续增长。
(通讯员栗欣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