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美丽 通讯员 邓颖航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广东丰顺农商银行立足服务“三农”主责主业,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强劲动能,探索出“党建强引领、组织强根基、服务强实效”的特色发展之路,让普惠金融的阳光雨露精准滴灌至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
丰顺农商银行坚持“业务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金融服务就覆盖到哪里”,在乡镇网点设立功能型党支部,在村居一线建立党员责任区,在特色产业聚集区设立党员先锋岗,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员责任区/先锋岗”三级联动组织架构,金融服务网格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
该行创新实施“党建+金融特派员”制度,精心选派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的党员骨干,深入担任行政村(社区)金融特派员,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行已派驻金融特派员149名,服务覆盖率达100%。
该行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联动共建,与地方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依托共建平台,联合开展“围屋党课”“信用村(户)联创”等活动,成功打造“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红色信用村”等数个示范点,有效激活乡村治理与金融服务“双引擎”。
围绕丰顺茶叶、红薯、橄榄等特色优势产业,丰顺农商银行探索“产业链党建+金融链服务”模式。该行党委与产业链党组织(如茶叶协会党支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深入调研产业链各环节融资痛点。
比如,针对茶叶产业周期长、加工企业收购鲜叶资金压力大的问题,该行创新推出“茶农贷+茶企贷”组合产品。在春茶集中上市季,该行通过“茶农贷”支持茶农及时获得生产资金;通过“茶企贷”为加工企业提供专项信贷资金用于集中收购,形成产业链金融闭环,有效稳定市场,保障茶农收益。
在重点产业园区、大型农业合作社、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该行还设立集党建宣传、金融咨询、业务办理于一体的“普惠金融红色驿站”。据悉,驿站配备党员先锋岗,提供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贷款咨询申请、金融知识普及等一站式服务,将银行柜台“搬”到企业和农户身边,有效解决偏远地区金融服务难题。
为补齐农村地区“金融+政务服务”短板,丰顺农商银行投放“粤智助”自助机,为群众提供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三大类一体化智能服务,主要包括社保卡信息查询、银行账户管理和信息查询、城乡居民养老金资格认证等群众常态化服务。村民不仅能了解党务村务,还能便捷查询金融政策、贷款产品、信用状况,甚至在线发起贷款预申请,实现党务、村务、金融服务“一网通办”。
该行组建党员流动金融服务队,配备移动终端设备,常态化开展“金融服务进村入户”活动,尤其针对山区交通不便、老弱群体出行难等问题,提供上门开卡、激活社保卡、办理小额贷款等贴心服务。
此外,该行加强与地方政府涉农数据(如土地确权、农业补贴、社保医保等)共享整合,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党员金融特派员采集的“软信息”,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更全面、更精准的“信用画像”,提升授信效率和风控水平。
未来,该行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让普惠金融的“源头活水”更充盈,为丰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注入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