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姜翠萍
【农村金融时报】
为认真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农行福建三明分行紧扣当地特色,立足重点人群实际需求,于近期在全市范围内多方位开展2025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保障客户权益,乐享安心生活”主题,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将金融知识精准送达广大消费者身边,助力构建安全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
活动期间,农行三明分行特别关注“一老一少一新”客群的金融知识需求。针对老年群体,农行工作人员深入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养老机构等地,开展“消保微课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案例,向老年人讲解如何防范“养老诈骗”“高息理财陷阱”等常见诈骗手段,帮助老年人守好养老“钱袋子”。
对于青少年群体,该分行走进校园,开展助考服务、举办金融知识讲座等。通过设立助考爱心驿站,以“案例+互动”、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们普及“校园贷”“网络游戏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
针对新市民,该分行积极宣传适老化金融服务、青少年金融关爱、新市民就业支持等便民惠民举措,开展“强化风险意识,保护财产安全”等主题宣传,普及银行卡安全使用、合法合规用卡等金融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享受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农行三明分行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渠道优势。线上,运用数字化手段为金融知识普及注入新动能,依托线上服务平台,通过短信渠道向广大客户发送金融安全温馨提示短信,在官方网站、手机银行、网点自助机具、网点电子屏等渠道,播放活动宣传海报,引导公众树立理性投资理念、防范风险。线下,该分行组织金融知识宣传队,深入乡村、社区、校园、企业、商圈等场所,开展“消保微课堂”“柜面小课堂”“村镇大讲堂”“行长接待日”等丰富多样的教育宣传活动。
此外,农行三明分行持续深化“嵌入式”宣教,推进网点员工服务时“一句话风险提示”、产品专区金融科普,引导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产品、培育理性投资思维、珍惜信用记录。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严格落实适当性管理要求,确保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客户。同时,该分行加强员工培训,强化“客户至上”理念教育,提升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意识,规范销售行为,突出职业道德与诚信教育。
未来,农行三明分行将始终把金融知识普及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为推进构建和谐健康金融消费环境贡献更大力量。
农行三明分行金融宣传队员在三明市职工文化广场开展主题宣教 农行三明分行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