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西平顺农商银行秉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不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将金融资源优先供给到新兴特色产业发展领域,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地域优势、服务优势,以更丰富的金融产品、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支持当地新兴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为地方经济发展装上了金融“引擎”。
走进平顺县青羊镇廻源峧村的梅花鹿养殖基地,一头头毛色光亮的梅花鹿正悠闲地啃食着新鲜枝叶。养殖户王凤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前几年她在外务工时偶然接触到梅花鹿养殖产业,了解到鹿茸、鹿血等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然而引进种鹿、修建鹿舍、购置饲料等前期投入的资金缺口让她犯了难。
平顺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在下乡走访中得知她的情况后,立即开展实地调查,结合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扶持政策,仅用3天时间就为其发放了15万元贷款,帮助她开启了创业之路。在她养殖梅花鹿的这些年里,农商银行不仅联系畜牧专家上门指导,还帮助对接中药材合作社,用本地党参、黄芪枝叶配比饲料,既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鹿茸品质。
如今她王凤的养殖场存栏梅花鹿达70余头,年产值突破20万元,开发的鹿茸片、鹿血酒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今年平顺农商银行又为其升级了“晋享e贷”服务,手机一点就能申请周转资金。此外,她通过平顺农商银行石城支行举办的金融夜校培训学会了直播带货,还带动周边5户村民发展林下种植,形成“银行+合作社+农户”的生态产业链。
支持王凤的养殖事业只是平顺农商银行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平顺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该行聚焦县域经济发展,针对县域优势产业、“拳头”产品进行“精准画像”,匹配高契合度的金融产品,以“整村授信”为抓手,以兴农金等系列信贷产品为依托,借助“银行+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在信贷政策上,该行持续向特色养殖、种植等产业倾斜,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为养殖户和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主动做好与企业的联系衔接和重点项目的对接,梳理辖内企业明细,按照行业类型、资产规模等分类分片管理,高管带头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强化沟通对接,了解企业金融需求。
同时,为提高办贷效率,该行为企业配备营销经理,做到对接沟通机制化,保障服务全面性、连贯性;打造专业化的客户经理队伍,实行营销作业分离模式,将人员按营销岗和作业岗分离,贷款作业更加灵活,服务更加快捷高效。
围绕平顺县打造“上党中药材专业镇”的目标,该行成立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领导组和工作专班,借助“全员营销电子地图”开展“整村授信”,靠前对接平顺县道地中药材产业农业科技园区、潞党参原生境保护区以及龙溪镇药茶小镇,深入挖掘中药材种植户的融资需求。同时,该行与平顺县农业农村局共同推出“兴药贷”政府贴息贷款产品,为县域中药材从业经营者发展中药材事业注入“强心剂”。该行还加大花椒种植及相关产业贷款支持力度,以市场主体对接为抓手,对花椒市场进行整体调研摸底,深入工厂、农田为椒农、花椒收购商、加工企业按需进行授信,进一步拓展花椒产业循环圈。
为扩大业务办理覆盖面,平顺农商银行增加办贷机构,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公开贷款条件、操作流程、贷款利率、服务电话等延伸服务半径。各机构强化对网格内商圈、中药材旅游特色产业链、商业协会、园区等走访,着重营销首贷户、无贷户。该行还围绕民营小微服务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认真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做到应放尽放快放,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通讯员白茜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