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农村金融时报】
春耕备耕正当时,不负农时不负春。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广西灵山农信社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使命,充分发挥金融“春雨”作用,组织金融专员进企业、进乡村、进农户,送资金、送政策、送服务,以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春耕备耕,绘就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走访问农需
把准春耕“民生脉”
近年来,灵山县三隆镇锚定“重特色、提品质、强品牌”产业发展方向,灵山农信社也积极发挥金融动能,通过精准信贷支持为辣椒产业注入发展活力。
走进灵山县三隆镇潘先生的家庭农场辣椒种植基地,一株株辣椒苗整齐地排列在地膜上,绿油油的幼苗在风中摇曳,工人们穿梭其间为辣椒苗进行施肥、洒水等管护工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不久前,潘先生还为春耕时期资金周转难题而忧心忡忡。他计划扩大生产规模,但肥料费、种苗费、设备采购费等开支的需求巨大,让其资金周转暂时陷入“死胡同”。
恰逢灵山农信社三隆信用社响应镇政府助力农业发展号召,深入乡村一线,开启“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在了解到潘先生的实际情况及资金需求后,为其制定适合的融资方案,并快速为其发放贷款45万元,及时满足其春耕资金需求。
优化提效率
跑出春耕“加速度”
灵山农信社不断优化信贷服务,对春耕备耕类贷款实行“两专三优先”,即专人对接、专属服务,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最大限度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审批时效,提高办贷效率。
文利镇的五指毛桃种植带头人李先生,在田间地头耕耘多年,一步步成长为产业实践者,这期间,灵山农信社的金融支持也紧密相伴。
“种植五指毛桃,囤货时资金大量积压,回款周期漫长,加上春耕施肥、扩大规模等,每步都伴随着资金难题,常常让我焦头烂额。”李先生对灵山农信社文利信用社金融专员说。金融专员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深入田间开展实地调研,精准评估李先生的资金需求,及时发放30万元信贷资金,助他解决春耕施肥、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扩大种植规模等的资金周转难题。
无独有偶,石塘镇石塘村的玉米种植户陆女士,在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因农资购买资金短缺而发愁。灵山农信社石塘信用社主动上门服务,对接资金需求,为其办理5万元贷款,该笔资金迅速转化为种子、化肥与农机购置费,助她抢抓农时扩大种植规模。“以前贷款要跑断腿,现在信用社主动上门,效率高了,底气也足了。”陆女士说起贷款经历,兴奋不已。
推出新产品
丰富春耕“服务单”
灵山农信社坚持金融创新,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推广“荔枝贷”“苗木贷”“茶叶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以满足不同主体多样化需求。
“现在施肥护理,过段时间就可以出苗了,我的‘妃子笑’果苗都是人家上门来抢收,根本不愁销路。”灵山县三海街道将军铺村的邓先生兴奋地说。
灵山县的“妃子笑”荔枝名声在外,每年荔枝节都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同时也带动“妃子笑”果苗的销量增长。邓先生今年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却面临资金周转难题。灵山农信社江南信用社金融专员在走访中了解到他的困境,向其发放10万元“荔枝贷”解了燃眉之急。
董先生是伯劳镇当地有名的苗木种植户,多年来一直从事苗木种植及苗木销售生意。然而,随着种植规模扩大,购置新苗木、引进新技术、扩大种植面积,每项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作为中小型种植户,董先生缺乏足够抵押物,难以通过传统渠道获得贷款。就在他为资金问题焦虑时,灵山农信社三海信用社金融专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通过实地调查,详细了解董先生的种植规模、经营状况及资金需求,最终为其提供10万元“苗木贷”信贷资金支持。
今年1月份至3月份,灵山农信社累计发放涉农贷款5626笔、金额12.78亿元,其中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款365笔、金额超1.4亿元。
灵山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黄宾表示,该社将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通讯员邓海仙、余文华对本文亦有贡献)
广西灵山农信社金融专员走访果苗场 灵山农信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