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4月21日 > 总第680期 > A3 > 新闻内容
金融机构要为提振消费做出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爱静

【农村金融时报】

最美人间四月天。从踏青赏花到露营野餐,再从春茶飘香到体育赛事,近期,浙江省各地“春日经济”愈发火热。笔者了解到,这场季节性消费盛宴,也得益于金融对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的支持。

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能否进一步将“春日限定”转化为“四季常青”?在笔者看来,这离不开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春日经济”涵盖旅游、餐饮、农业、体育等多个领域,也存在从短期资金周转到长期信贷的多样化需求。

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需跳出传统思维,设计兼具灵活性与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例如,农业银行杭州分行推出的“茶香贷”,精准锚定春茶生产周期,通过无抵押信用贷款破解茶农资金周转难题。

同时,许多参与“春日经济”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往往因缺乏抵押物等原因面临融资难题。金融机构应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等,降低融资门槛,为更多市场主体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深度“嵌入”,“春日经济”正愈发高效。在服务模式上,金融机构应聚焦数字技术赋能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场景,着力满足市场主体与消费者逐渐愈发多元的需求。

另外,金融机构不仅发挥着提振消费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市场引导功能。在支持“春日经济”的同时,金融机构还应注重社会效益,追求可持续发展。以露营市场为例,金融机构可以为环保的露营地建设提供低息贷款,也可以对破坏生态的旅游项目“一票否决”。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