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银行业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当下,科技金融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笔者认为,银行业加强科技金融专业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多个方面协同推进,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
数字技术是银行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的有力抓手。银行应积极研发数字化经营工具,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挖掘和分析企业多维度数据。比如,通过整合企业的财务数据、研发投入数据、知识产权数据以及市场交易数据等,构建精准的企业画像,实现对科技型企业的精准识别与筛选。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科技型企业的风险状况,提升风险防控水平,为优质科技企业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解决传统信贷模式下信息不对称、审批效率低等问题。
信息共享是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的基础。银行应强化科技创新相关领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部门、知识产权部门、工商部门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获取更多企业的科技创新信息,如科研项目进展、专利申请情况等,为信贷评审提供全面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将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达性。通过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降低银企沟通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方中介服务在科技金融中起着桥梁作用。银行应积极推动相关合作,鼓励专业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价值评估机构、技术风险评价机构等提供有公信力的服务。在科技企业融资过程中,专业的价值评估机构能够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进行合理估值,为银行贷款提供价值参考;技术风险评价机构可以对科技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等进行评估,帮助银行判断贷款风险。银行可以与优质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量。
人才是银行加强科技金融专业能力建设的根本。培养和引进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银行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提升现有员工的科技知识水平和对科技型企业的服务能力;从外部引进具有科技行业背景的金融人才,充实科技金融业务团队。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技金融业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