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3月17日 > 总第675期 > A1 > 新闻内容
以金融之力筑数字乡村强农富农梦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的通知》,在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等8个重点省(市)部署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

在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中,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主体,拥有着独特优势,应积极发挥金融力量,助力数字乡村建设迈向新高度。

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一方面,银行可以积极与通信运营商等合作,参与农村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项目融资,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助力解决农村网络建设资金短缺难题,让高速网络覆盖更多偏远乡村;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提供专项贷款,支持物流企业在农村建设仓储中心、配送站点,引入智能物流设备,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实现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高效流通。

创新信贷模式,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购置智能农机设备、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等资金需求,开发专属信贷产品,如“农机贷”“智慧农业贷”等,给予利率优惠、延长贷款期限等政策支持。同时,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农业生产监测系统对接,实时掌握农业生产情况,为信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精准放贷。

拓展金融服务,激发乡村新产业活力。随着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银行应积极拓展金融服务领域,满足其多样化金融需求。在深化“数商兴农”方面,为农村电商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其采购、销售环节资金周转问题;支持电商平台建设,助力农产品上行,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对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可根据其经营特点和资金需求周期,开发“乡村旅游贷”“农家乐贷”等产品,支持乡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项目开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信息服务体系,深化数字惠农便民服务。线上,通过手机银行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农业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查询等服务,让农民及时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相关信息。线下,利用在农村的服务网点和金融服务人员,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深入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与政府部门合作,推动农村社保、医保、养老等民生服务数字化,实现农民线上办理各类民生事务,提升服务便捷性。

在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的道路上,银行肩负着重要使命。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金融科技赋能、创新信贷模式、拓展金融服务、深化数字惠农等方面持续发力,银行定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助力乡村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报编辑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