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3月10日 > 总第674期 > A5 > 新闻内容
农行南平分行 盘活乡村资源 “贷”动产业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衍水

【农村金融时报】

武夷山星村镇的网红餐厅“平川驿”自2024年11月份开业后游客如织,这个由闲置产房改造而成的文旅综合体项目,成了很多到武夷山旅游的年轻人打卡新地标。

而这只是武夷山星村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村振兴公司”)打造的茶文旅版图的一部分。从闲置产房到“流量密码”,这场蜕变的背后,是农行南平分行以“乡村振兴资源流转贷”为笔,绘就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我们公司不仅打造了这个网红餐厅,还有红星访客中心等一系列茶文旅项目,我们打造的每个项目其所在村集体的年经营性收入预计都会增加10万元左右。”该公司董事长郭丽华信心满满地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去年6月份,武夷山星村镇结合南平市委对乡村振兴工作提出的目标要求、重点工作,由武夷山市星村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入股的星村振兴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主要负责自营或二次流转乡村优质资源,进一步整合人才、厂房、土地等资源参与到茶业、文旅及“乡土特产”产业发展中。

思路通了,目标明确了。但是农村资源分散,评估难、融资难,资金从何而来?这种“无力着手”的局面,在“乡村振兴资源流转贷”实施后有了转变。

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破解乡村资源“沉睡”难题,南平市农业农村局等11部门联合推出“乡村振兴资源流转贷”这一创新产品,产品面向企业、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振兴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创新采用“资产、经营权质押抵押”模式,将茶山、林地、农房、水域等“山水林田湖草沙房”七类资源纳入抵押范围,打通乡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转化通道,不断拓宽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我们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把推广‘乡村振兴资源流转贷’金融创新产品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不断丰富完善金融配套服务,主动为星村振兴公司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农行南平分行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分行以“资产+经营权抵押”模式打通“资源—资产—资金”转化链,为公司提供200万元授信支持,推动其进一步整合分散资源,盘活闲置资产。

有了金融活水润泽,星村振兴公司将进一步探索“联村党委+乡村振兴公司+农户”合作发展新路子,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推动乡村资源流转、流转资源再开发,共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接下来,农行南平分行将加快推广“乡村振兴资源流转贷”,不断丰富完善金融配套服务,持续输送金融活水,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愿景更快照进现实。

(通讯员刘木香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