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西洪洞农商银行秉持金融为民初心,深耕普惠金融,坚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服务当地,立足资源禀赋,发挥自身优势,以“做小、做散、做优”为方向,紧盯辖区农户、商户、小微企业等三大客户群体。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走进位于洪洞县苏堡镇苏堡村的山西牡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院内,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摆放在院子里的各种中药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材清香。
该公司负责人陈丰收正在钢架棚下整理中药材,他告诉记者,2010年,他开始从事中药材购销,并尝试初加工。在他的精心经营下,收购的中药材越来越多,还给一些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在收购中药材过程中,他发现村里的闲置土地比较多,便流转下来种植中药材,并成立了山西牡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我现在收购的中药材有知母、射干等40余种,还种有100余亩中药材,公司经营规模越来越大。把经过初加工的中药材卖到全国各地,离不开洪洞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陈丰收感慨道。
2022年,洪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上门走访时,了解到陈丰收中药材收购量较大,便向其推荐洪洞农商银行特色信贷产品,并详细介绍该款产品“随用随贷、随有随还、用款才有息”的优势。陈丰收当即提出申请,客户经理很快就为其办理授信25万元。
“其实早在这之前,洪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就上门走访过,但那时收购规模还小,用到的流动资金不多。随着公司发展越来越好,需要的流动资金就多起来了,洪洞农商银行的贷款就像‘及时雨’。如今我还在使用洪洞农商银行给我的25万元授信,资金压力小了很多,生意也越做越好。”陈丰收高兴地说。
支持陈丰收的经营,只是洪洞农商银行助力“三农”、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洪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服务好地方实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洪洞农商银行以“全面授信”为抓手,坚定不移回归本源、做小做优,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各行各业生产经营“输氧造血”。
据悉,洪洞农商银行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农户、商户、企业等群体电子资料台账,在各行政村、街道、市场召开“全面授信”现场会,依托“背靠背评调PC端”“整村授信PAD端”“晋享生活移动用信端”,开展“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覆盖式评级授信工作,让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
洪洞农商银行以“网格管理”为主线,对各行政村、社区、市场、街道进行大摸底,筛选网格内的优质商户、种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创业青年等客户群体,逐一建立台账,实现精准化金融服务。
为做好信贷工作,洪洞农商银行积极与乡镇、农村、社区对接,把各乡镇划分为19个一级网格,匹配行政村和社区划分出490个二级网格,将138名专职网格员、177名金融综合服务站管理员、650名村干部协助员全部纳入网格,为网格中的村民、商户、公职人员进行信息采集、需求调查、政策宣讲、评级授信,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真正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
同时,洪洞农商银行以农村产业区、工业集聚区为营销重点,积极走访各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获取辖区企业名单,对接新型农业主体以及规模种养、基础建设、楼盘开发、高新材料等相关产业;建立小微企业服务清单,进行电话回访、实地走访,全面掌握企业情况、资金需求,按照客户特点量体裁衣,提供“一对一”“一站式”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差异化授信政策,主动精简审批流程,单列信贷计划,切实解决各类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急需周转资金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通过调整还款方式、延长授信期限、增加贷款额度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积极落实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无还本续贷政策,做到资金周转“无缝衔接”,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特色化金融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