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2月10日 > 总第670期 > A1 > 新闻内容
银行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为银行业加大乡村振兴投入力度指明方向,提供政策支持,同时也提出了明确要求。银行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主体,应积极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完善金融服务是银行机构加大乡村振兴投入力度的关键举措。大中型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在乡村设立更多服务网点,下沉服务重心。政策性银行应加大对农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长期低息贷款投放,为乡村振兴打造坚实的硬件基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需坚守支农支小定位,针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农户资金需求特点,发挥决策链条短、体制机制灵活等特点,开发特色化金融产品。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银行机构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互联网在农村地区加速普及,银行机构需抓住机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整合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数据、交易数据、信用记录等,建立全面准确的信用评价模型,为其提供更精准的信贷服务。同时,配合各级政府部门建立健全市场化涉农金融风险补偿机制,降低信贷风险。此外,银行机构还可以与保险机构合作,将农业保险与信贷服务相结合,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银行机构还可作为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全力支持以市场化方式依法设立乡村振兴基金。银行机构可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基金提供资金托管、投资咨询等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领域。同时,银行机构自身也可适当参与基金投资,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流入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保护等项目。

“万企兴万村”行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机构应为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如为企业提供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支持企业在农村投资建设产业项目;为企业提供结算、理财等服务,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管理。通过金融服务,促进企业与农村深度合作,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在加大信贷投入力度的同时,银行机构须时刻严格把控风险,加强对贷款项目的评估和审核,确保资金安全。同时,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有限的资金撬动更多乡村振兴项目。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银行业加大投入力度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各银行机构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

本报编辑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