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张纬西 付雪梅
【农村金融时报】
四川泸州市地处长江上游,别称江城,总面积12万平方千米,山地面积占比56.14%,是一座典型的山地城市,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农发行泸州市分行立足职能定位,以政策性金融助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设为重要抓手,不断擦亮“农地银行”特色品牌。截至目前,该分行已获批项目10个、金额43.65亿元,实现贷款投放项目3个、金额5.24亿元。
耕地闲置或未被充分利用,乡村基础设施不足,如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田间交通不畅、道路质量差等问题制约着泸州土地资源效益的充分发挥。在充分调研了解情况后,农发行泸州市分行主动出击,市县行分工协作,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提供“一对一”的金融指导,深度研判辖内各区县土地资源情况,整市同步推进项目的营销、申报、审批等工作。
该分行将国家政策、客户需求与农发行优势有机结合,定制专业融资方案,创新项目模式,打造合作样板。立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要义,统筹考虑当下问题和长远发展,将市场化经营理念嵌入全域整治规划,创新“全域整治+”模式,做大做优做强土特产,提升土地产业附加值,增强项目内在“造血”功能,扩大项目现金流变现的确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投融资成效。
其中,该分行在纳溪区创新“全域整治+改善人居+特色产业”模式下,实施农用地整理2400余亩;在叙永县创新“全域整治+耕地恢复”模式下,耕地恢复补充超7.1万亩;在龙马潭区创新“全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风貌提升”模式下,开展土地整治6500亩,风貌提升7400余户。
下一步,该分行将围绕地方政府工作规划部署,充分发挥农发行“农地银行”专业优势,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泸州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