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1月20日 > 总第668期 > A4 > 新闻内容
优化营商环境 农商银行的担当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爱静

【农村金融时报】

——访浙江遂昌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小勇

实体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根基,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重要力量,肩负着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任。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对浙江遂昌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小勇进行了访谈,深入探讨农商银行如何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实现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

记者:贵行如何落实当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要求?

林小勇: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我行多措并举,全力落实有关政策要求。

一是加大信贷投放:增加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确保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只增不减。2024年共发放企业贷款1148户,金额48.7亿元,小微企业首贷户276户,金额5.2亿元,发放的企业贷款增量占全县年度增量的62.09%。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推出符合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如“巳蛇小微贷”“绿谷技能共富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实施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高质量普惠大走访”等专项活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拓宽担保方式: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推出“遂科贷”等产品,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推广“小微E贷”等线上金融产品,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减轻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

记者: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贵行有哪些亮点举措?

林小勇:一是针对企业项目贷款融资难问题,遂昌县政务办联合大数据和金融发展中心、遂昌县不动产登记中心、遂昌农商银行共同推行“落地即融资”改革试点,通过优化不动产登记和信贷审批流程,系统改造迭代升级,实现企业从拿地到开工建设直至取得不动产权证全过程融资零断档的无还本融资服务。

例如,某公司在取得不动产权证的同时,实现在遂昌农商银行3700万元在建工程抵押贷款无还本续贷为房地一体抵押贷款。一般情况下在建工程抵押贷款要变为房地一体抵押贷款,要先把在建工程抵押贷款还掉,将在建工程权利证书变更为不动产权利证明,再用此证明办理房地一体抵押贷款,现在“落地即融资”推出后,系统改造迭代升级,在建工程抵押贷款无需归还,可通过无还本续贷直接转换为房地一体抵押贷款。

二是强化银企合作。作为县域唯一金融机构,我行与遂昌县委组织部在浙江遂昌经济开发区向上孵化园联合设立“金融书记工作室”,派驻专职人员每周二、周四提供企业融资、政务代办等服务,联合遂昌县经济商务局不定期走访企业,提供涉企金融咨询、代办企业营业执照、办理企业开户手续等。同时,向遂昌县经济合作交流中心派驻脱产挂职人员,对接企业注册清单、招商引资清单等“双招双引”清单,准确识别涉企服务源头起点。

三是延伸金融服务半径,与国家税务总局遂昌县税务局等单位联合成立“遂税E站”,邀请全县税务、财会等领域专家为小微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开展专题培训,解决小微企业在经济金融、税务财会领域疑难杂症,为结对挂职企业提供融资、开户、结算、代发工资等方面金融服务,为挂职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金融服务。

记者:贵行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林小勇:聚焦政银合作,融入“双招双引”战略工程,我行派驻专职人员入驻遂昌经济开发区企业孵化园,开展“一对一”清单式金融服务,共为13家新招商引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18亿元。

开展“同行共富、普惠万户”等专项行动,精准破解金融服务盲点,与辖内三仁乡小忠村“小畲味”共富工坊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为遂昌县25家共富工坊发放贷款8689万元,其中助力的4家长粽共富工坊吸纳3400余人就业,实现人均月增收2100余元。

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广“转贷通”无还本续贷产品,全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024年共发放“转贷通”贷款729笔,金额7.19亿元。

落实减费让利,用足用好支小再贷款,加大对有实际经营的小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信贷支持,采用差异化定价模式,满足相关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可享受1%返息优惠,实行“七免”优惠政策。2024年,累计发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纾困贷款78.79亿元,减费让利1.83亿元。

记者:从长期看,贵行将如何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实现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林小勇:一是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融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针对不同人群实际业务需求的特点难点,设计差异化、个性化业务流程,延伸服务触角,丰富业务服务供给。

二是精准支持。针对民营、小微企业及重点项目融资推进产品创新,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融资需求,提升融资服务的便捷度。

三是精准扶持。坚持综合施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方面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根据企业实际,通过调整贷款利率、变更还款计划等方式,缓解小微企业临时出现的资金难题;另一方面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落实好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政策,通过无还本续贷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切实减轻企业经营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