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25年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研究部署有关工作。会议提出,集成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聚集各方面资源要素,大力推进粮食稳产增产,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积极作用,推动金融资源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领域倾斜。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基础。银行可以通过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支持地方政府和农业企业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造。银行还可以支持农田土壤改良项目,提供资金用于土壤肥力提升、盐碱地改造等,确保农田具备良好的生产条件,为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提供基础保障。
加快高油高产大豆、耐密宜机收玉米等突破性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银行应设立专项信贷资金,重点投向从事相关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的企业、科研机构及农业项目;适当放宽贷款准入门槛,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以满足新品种选育和推广过程中资金需求大、周期长的特点。针对种业企业知识产权,如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技术等,开发质押贷款产品,助力企业将无形“知产”转化为“资产”。同时,聚焦全产业链,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如支持种子生产企业采购原材料、研发设备,支持经销商采购种子、推广种植技术,支持加工企业收购原料、加工销售等,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为实现单产提升目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采购或租赁更多先进的生产经营设备,因此,信贷资金需求较为旺盛。银行可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经营贷款,支持其扩大生产规模,持续提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此外,银行还可以拓展服务范围,与农业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研究。例如,为科研机构开展粮油作物高产技术的试验示范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加速其转化与应用进程。
通过提供充足的信贷资金与全面的金融服务,银行能够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选育新品种、使用新技术,推动产业链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有效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