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农村金融时报】
福建邵武农商银行作为根植地方、服务“三农”的地方法人银行,在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及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等方面持续发力、精耕细作、积极作为。通过与邵武市农业农村局深度合作,在“三资”平台、产权交易、金融产品创新、“一行三中心”等方面不断探索,力求为“三农”发展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
产权交易添活力
“感谢邵武农商银行,今后我们村的资产都要在平台上流转交易。”邵武市水北镇一都村村书记熊邵辉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据悉,2024年11月22日,一都村渠组毕家井林地使用权在邵武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上顺利成交,成交价由挂牌价8.82万元竞价至12.02万元,溢价率达36.28%。这是邵武农商银行积极推进福农综合服务平台接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生动写照。
去年8月份以来,邵武农商银行积极对接省产权交易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展开紧密合作,通过不断推进“多社融合”,成功将福农综合服务平台接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实现农村产权转让流转、审批、过户“一站式”服务,让农村资源流转更加有序高效。
目前,已通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挂牌13个项目,成交5个项目,成交总金额超35.75万元。
庭院经济展新姿
“前段时间,我们打算扩大经营规模,在古镇东门进士街再开一家店,不过因为手头资金有点紧张,所以一直没能动工。现在有了邵武农商银行20万元的庭院经济贷款,新店马上就要开工装修了。”黄大姐说。
黄大姐是邵武市和平镇的一位朴实居民,十几岁起就在邵武市城区的一家餐馆里打工,学做本地小吃。2014年,黄大姐和丈夫回乡创业,将自家房子改造成一家小吃店。近几年,随着和平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游客越来越多,黄大姐的小吃店生意日益兴隆。
“2024年,邵武市被列为福建省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试点县,为解决相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我们推出了‘庭院经济贷’这一专属信贷产品。”邵武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产品具有额度灵活、利率优惠、手续便捷的特点,专项资金还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贴息,可撬动1500万元信贷资金投放于庭院经济领域,有效引导农户大胆创业,解决了庭院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邵武农商银行“庭院经济贷”授信余额414万元,惠及19户农户,已探索了民宿、水产养殖、餐饮等多种庭院经济产业模式,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下一步,邵武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政银”合作,秉承服务“三农”的宗旨,勇于担当,扛起责任,以金融力量助力农村产业升级,让农村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为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