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农村金融时报】
——农行四川广安区支行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产业振兴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农行四川广安区支行强化责任担当,倾斜优势资源,通过政策、产品、模式等创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助力广安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截至目前,该支行对辖区1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全覆盖服务,为产业园3000余户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服务。
助力龙安柚生“金”
龙安柚成熟采摘时节,在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的龙安柚现代农业园区,一棵棵柚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柚果,果农们穿梭柚树间忙着采摘上市。
天猫、京东、“农银e商城”等电商平台末端服务站内,工作人员盯紧电脑上不断弹出的消息,立即操作生成一张张订单,让龙安柚销往四面八方。
“为响应广安区政府建设‘一县一品’农特产品进城示范项目的号召,我行在上级行、商务部门等支持和指导下,决定将龙安柚分销和网销作为‘一县一品’农特产品进城项目的‘拳头产品’并重点打造推动。”农行广安区支行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据介绍,该支行聘请专人,结合龙安柚历史文化特色设计专门包装,并最大限度减少龙安柚寄递过程损伤,努力增强客户体验感。同时,联合多个部门加强宣传,通过举办龙安柚推介会,开展多媒体推广宣传和多元化活动,提升龙安柚影响力。此外,组织专人进果园、入农家,联系农户及合作社,确定采摘标准,把好龙安柚的果品质量关。
农行广安区支行还充分发挥“农银e商城”电商服务平台作用,加快龙安柚外销步伐。完善金融服务站设施设备,为设立在柚子园旁的金融服务站更新设备配置,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电商培训;开辟网上销售渠道,精简发货处理流程,所有订单货品当天在果园采摘封装,保障省内客户订单“T+1”天收到新鲜柚。“网点优势+运输优势”,受到农户及合作社青睐。
播撒金融“及时雨”
农行广安区支行对辖区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大走访,精准高效解决农户金融需求,将普惠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农业丰收保驾护航。
熊小兰是花桥镇新楼村村务助理、福万加家庭农场负责人。近年来,她发现家乡土地撂荒现象比较严重。为更好地带动乡亲增收致富,她创办了福万加家庭农场,大力发展水稻、蔬菜、水果种植,并充分利用林地生态资源,进行家禽家畜规模化养殖。
然而,在创业过程中,熊小兰遇到了资金难题。购买农机具、种子、化肥的钱从何而来?正在她为资金问题发愁时,农行广安区支行集中开展农业种植户走访活动,为她送去了“及时雨”。
“农行工作人员为我推荐了特色助农产品‘惠农e贷’,最终成功获得150万元贷款。”熊小兰对记者说。
近年来,农行广安区支行不断丰富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围绕稻米、油料、果蔬等产业,打造专业化服务体系,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在农行信贷资金支持下,熊小兰通过科学种田、创新发展机制,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田高手”“致富能手”,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粮农致富,她的农场被评为“四川省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
奏响金融“椒”响曲
近年来,广安高标准打造万亩广安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把小小花椒树变成群众致富的大产业,实现了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广安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农行广安区支行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创新服务举措、优化信贷品种,积极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走出一条以支持农户种植增收为切入点、以扶持购销渠道建设为着力点、以助推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为辐射点的支农新路,持续提升特色农产品种植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截至目前,该支行累计发放贷款近6000万元,支持100余户农户从事青花椒种植。
为推动青花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该支行充分发挥政策和资金优势,开通支农信贷绿色通道,通过投放信贷资金建设青花椒种植基地,提升青花椒深加工能力、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以及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提升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等,全方位、多角度推动青花椒产业持续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该支行严格遵循国家金融政策和信贷管理规定,坚持市场化运作、法治化管理,确保每一笔信贷资金都能精准投放到青花椒产业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最大限度发挥金融的杠杆效应。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农行广安区支行涉农贷款余额达20.77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6.46亿元,服务农户19512户,全力助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李华、张瑞华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