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1月13日 > 总第667期 > A5 > 新闻内容
数字赋能更美未来乡村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肖瑶 胡杰伟

【农村金融时报】

——农行杭州分行深入推进乡村数字化金融服务

近年来,农行杭州分行聚焦“三农”领域,以科技赋能数字乡村,以信贷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做好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在农行杭州分行发布《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金融服务新时代“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二十六条措施》后,一幅幅“未来乡村”的和谐画卷正徐徐铺展开……

银政合力搭建数字乡村

“大爷,您的数字人民币要这样使用。”农行工作人员向杭州富阳区新登镇湘溪村村民介绍道。

在湘溪村内,农行工作人员向村民们深入浅出介绍数字人民币政策,并为他们解答疑惑,教学操作数字人民币支付。

这样的场景在湘溪村里频频上演。近年来,农行杭州富阳支行工作人员在湘溪村开展了地毯式数字人民币推广,围绕村内主要支付场景及特色企业,积极搭建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通过和当地村民进行互动教学,并向全村村民发放不设门槛、可拆分使用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提升了村民通过数字人民币交易的热情和参与度,切身体会“无网”线上支付的便利与快捷。

截至2024年末,湘溪村已累计搭建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35个,涵盖“吃、喝、旅、住、行”五大方面,开通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1655户,实现数字人民币在村内生活、生产环节的全渗透。

在金融助力下,湘溪村正以“数字乡村”的崭新姿态,奔向未来数字化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数字人民币保障茶韵绵长

一杯龙井茶,饮尽江南春。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的龙坞茶镇,素有“千年茶镇,万担茶乡”的美誉。镇上种植龙井茶园万亩,茶叶产量占杭州总量近七成,是西湖龙井茶最大的产区。

在每年春季采茶时节,龙坞茶农会雇用采茶工,以人力抢抓“鲜”机。对此,农行杭州上泗支行为采茶工群体制定了特色金融服务方案,以数字人民币的方式为采茶工们免费提供了为期一个月的人身意外险,让他们放心安心全身心投入采茶工作中。“农行免费给我们的采茶工送保险,我们心里非常感激。”龙坞茶镇外桐坞村村书记张秀龙赞叹道。

除此以外,农行杭州上泗支行还积极解决当地村民种茶、收茶、加工等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金融+智慧景区”助力艺术入村

杭州市外桐坞村,曾是一个种植西湖龙井茶的小山村,后来外桐坞村以“一个艺术家改变一户农户,230个艺术家改变整个村庄”为宗旨,鼓励艺术家入驻,陆续吸引了90多家艺术工作室“安家落户”。

“艺术+村庄”的发展模式,使得外桐坞村焕然一新,现如今村内已成为艺术性小镇,享有“画外桐坞”的美誉。而伴随着乡村文旅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多层次市场新业态催生出村庄更多数字金融服务需求,亟须一个数字平台整合乡村文旅资源。

农行杭州上泗支行了解到外桐坞村整体情况后,立足景区特点,设计“画外桐坞”小程序,嵌入村委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工作,以金融支持“流量经济”,不断优化“画外桐坞”小程序,提升游客、村民对小程序的满意度,打响“画外桐坞”品牌影响力。

多年来,农行杭州分行充分利用杭州数字经济高地的优势,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推进枇杷贷、茶香贷、草莓贷、竹笛贷等金融产品。接下来,该分行将持续、坚定地承担起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任,让数字化的金融服务在乡村蔚然成风。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